韩维
诗句:圆荷帖帖野池平,时有龟鱼傍岸行。春事寂寥初暑动,坐听流水竹间声。 译文:圆圆的荷叶紧贴着池塘平静的水面,时不时能看到乌龟和鱼儿在岸边悠闲地游弋。春天的景色显得有些孤寂清冷,随着夏日的来临,气温渐渐升高,一切都变得热闹起来。我静静地坐在溪边的竹林中,听着流水的声音,享受着这宁静而美好的时光。 赏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普明寺西亭的自然风光和诗人内心的感受
【注释】 李相园:即李公麟,当时为中书舍人。 竹:指竹子,这里指竹笋。 楚家:指南宋名将韩世忠的家乡,位于今湖北黄州。 元献:北宋宰相文彦博号元献,这里指文彦博。 绝弦人:指弹琴能手。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一次游览李公麟府上的李氏池边朱樱熟时,看到竹笋初生,想到去年和李公麟一起游历赵令观桂树时的情景而作的。诗人用“自惭非是绝弦人”抒发了自己对往事的回忆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绍隆院池上五首 细雨疏烟冒广池,危亭晨坐冷侵衣。 秋风不作羁人便,波面萧萧柳叶飞。 注释:细雨飘洒在宽广的池塘上,亭子中早晨坐在高高的桥头,凉意侵入了衣裳里。秋风没有吹起羁旅之人的思乡之情,水面上飘动着萧瑟的柳叶。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景画面。诗人在绍隆院中的一座高亭中,看着细雨蒙蒙、烟雾弥漫的宽阔池塘。清晨时分,他静静地坐在亭中,感受着寒冷的空气和湿气。虽然秋风已经带来了一些凉意
诗句:野鹤飞来水树春,丹砂作顶羽如银。 译文:春天的时候,一只野鹤飞来,它的羽毛如同丹砂一样晶莹剔透,就像它头顶的丹砂宝石。 注释:野鹤,指野生的鹤。水树,指的是春季水面上的树木。春,表示季节。野鹤飞来,形容春天的景象。丹砂,一种珍贵的矿物质,这里用来形容鸟儿的羽毛色彩。作顶,形容鸟儿头顶上的红色羽毛。羽如银,形容鸟儿的羽毛晶莹剔透。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时,一只野鹤飞来的生动景象
这首诗是诗人洛中对花的赞美。 “弱枝秾艳逐归轮”,意思是说,在春末,花儿已经凋谢了,只有枝条依然娇嫩、鲜艳。这是对花儿的赞美。“装出雕盘露色新”,意思是说,虽然花儿已经凋谢,但仍然美丽如玉,如同精美的盘子上的露水一样新鲜。这是对花儿的赞美。 “满酌酒卮聊自庆”,意思是说要喝上一杯美酒庆祝春天的到来。这是对春天的赞美。“一年齐见两邦春”,意思是说,这一年里,我有幸见证了两个国家的春天
【注释】 普明寺:即普明院,唐代寺院。西亭:即西亭,普明院内建筑。五绝句:诗体之一,每首四句,有平仄声调。 乱:散乱、纷杂。 野蔷薇:即野生蔷薇花。蔷薇科植物,常生于山坡、田野等处。 春芳零落不照眼:春天的花朵凋零落下,不能为人们所看见。“零落”指凋零落下,“照眼”指看得清楚。 聊:姑且。 开予情:给我的心情增添一些感情色彩。“予”是诗人的自称。 赏析: 这首诗写在普明寺西亭观赏野蔷薇花时的感受
【注释】 洛府:即洛王府。泛舟:泛船游池。 欣欣动:形容树叶随风摇曳,生机勃勃的样子。 剡剡来:形容波光闪耀,晶莹明亮的样子。 清樽:指酒杯。催客醉:催促客人喝酒以助兴。 红烛:指船上的灯火。待船回:等到船回到岸边。 【赏析】 首联描写了洛王府东池泛舟时,微风吹拂,林叶摇曳,竹外波光闪烁的动人景象。 颔联写傍晚时分,夕阳西下,诗人举杯邀朋,畅饮美酒,借酒浇愁,直至日落西山,天色渐暗,才意犹未尽
注释:曾经陪从樽酒咏芳丛,今日却迟来不再留意。红萼似知人惨淡,乱随清泪落春风。 赏析:此诗作于诗人被出为端州知州后,在岭南期间。诗人以“桂树”自比,感叹自己的身世飘零、仕途坎坷,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忠心与报国无门的苦闷。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感情细腻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边塞抒情诗
【注】丞相城:指汉文帝时的丞相萧何,他曾筑“柏人城”,今在河南省封丘县。 种柏:种植柏树。东城次第高:种柏的位置。 苍翠:青翠的绿色。映霞朝:映着朝阳。 有心解报公封植:有心想报答皇帝的恩赐。 不学群芳艳易凋:不想学百花那样娇艳,容易凋谢。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刘因的作品。全诗共四句,前两句描写了柏树的生长环境以及它给人带来的美感;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柏树的情感寄托和人生感悟。
普明寺西亭五绝句 修篁蔽日森苍壁,远麦迎风乱翠波。 安得嵩云洒飞雨,更将清思助吟哦。 注释: - “修篁”:高耸的竹子。 - “蔽日”:形容竹林茂密,遮天蔽日。 - “苍壁”:青色的墙壁。 - “远麦”:远处的麦田。 - “迎风”:风吹动。 - “乱翠波”:翠绿色的波浪。 - “嵩云”:即嵩山的云。 - “洒飞雨”:像洒下飞雨一样。 - “清思”:清新的思想或情感。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