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陪樽酒咏芳丛,今日迟留意不同。
红萼似知人惨淡,乱随清泪落春风。
注释:曾经陪从樽酒咏芳丛,今日却迟来不再留意。红萼似知人惨淡,乱随清泪落春风。
赏析:此诗作于诗人被出为端州知州后,在岭南期间。诗人以“桂树”自比,感叹自己的身世飘零、仕途坎坷,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忠心与报国无门的苦闷。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感情细腻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边塞抒情诗。
曾陪樽酒咏芳丛,今日迟留意不同。
红萼似知人惨淡,乱随清泪落春风。
注释:曾经陪从樽酒咏芳丛,今日却迟来不再留意。红萼似知人惨淡,乱随清泪落春风。
赏析:此诗作于诗人被出为端州知州后,在岭南期间。诗人以“桂树”自比,感叹自己的身世飘零、仕途坎坷,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忠心与报国无门的苦闷。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感情细腻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边塞抒情诗。
【注释】 出郊:离开城市到城外。 古意:古诗的意境。 马:马,这里指骏马。 长林:高大的树林。 荒沟:荒芜的沟渠。 秋实:秋收的果实。 荒:荒废的。 场:打谷场。 余穗:剩下的谷物。 雀鴳:鸟名,一种雀形鸟类。 鸿鹄:天鹅,大雁一类的鸟;比喻志向远大的士人。 肃肃:形容声音高亢、整齐的样子。 时序:四时的顺序。 曾:不曾。 不谋:不考虑。 趋利:追求利益。 小人:地位低下,没有德行的人。 急
巢由已久隐,风迹旷不嗣。 长啸箕颍间,悲风肃然至。 传闻龙山下,茅屋架三四。 中有隐者栖,读书乐仁义。 饱观人事变,深钩易象秘。 耕田给衣食,乡里沾赈遗。 呦呦山鹿群,摩抚驯不畏。 乃知至仁心,足以通异类。 声名自驰击,我心晏无累。 寤寐想斯人,安得同所致。 注释: 1. 巢由已久隐:巢、由都是古代的隐士,这里指的是他们长久地隐居在山林之中。 2. 风迹旷不嗣:风迹,指风雅的品格和行为;嗣
五月阴盛暑不效,飞云日夕起嵩少。 回风飒飒吹暮寒,翠竹黄蕉雨声闹。 北轩孤坐默有念,人生会合那可料。 吾与子美比里闾,是月秋近足霖潦。 吾徒无事数相过,日策疲马度深淖。 升君之堂伏君几,果饵罗列亦稍稍。 开樽得酒味已酢,辅以谐谑聊可嚼。 长歌激烈或孤起,大论纷纭特一噪。 飒然夜气变凄栗,连披短褐曳颠倒。 且欣主人同气类,安问邻家厌呼笑。 而今相望各千里,局促有如鱼在罩。 人生此乐不易得
诗句原文: 两君旷度皆吾党,红烛迎舟尽醉还。 译文: 两位君子的志趣都与我相同,红烛照耀的船儿载着我们畅饮至尽兴而归。 注释: 1. “两君”:指的是两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者伙伴。 2. “旷度皆吾党”:形容两位朋友的志趣高远,他们的思想境界与自己一样高尚。 3. “红烛迎舟”: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富有诗意的场景,红烛象征着温暖和光明,迎舟则意味着迎接友人归来。 4. “尽醉还”
和圣俞饮廷老家晚又饮原甫家 人生天地间,常为外物驱。 自非无心者,不能忘所趋。 所趋既若一,莫如饮酒娱。 饮酒既复醉,万事皆分铢。 醉心兀无思,安问贤与愚。 醉目浩无睹,安识嫱与嫫。 是非两弃绝,幸免祸患俱。 况吾二三友,襟抱达者徒。 所营既同方,所处又比闾。 惟吾廷老生,宛在城北隅。 北隅虽云远,跨马亦须臾。 季冬阴气凝,风力利石砮。 从今雪花落,径往不待呼。 注释:人生于天地之间
【注释】 ①“和孙廷平”句:和,这里指作者自作。孙廷平,即孙庭,字廷平,唐代诗人。嵩山,在今河南省登封县。②“天外峰”二句:孤峰,高耸入云的山峰。望不极,看不到尽头。却视,回头看,指从山上往下看。天形,天空的形状。低,低垂。③“天高岂可逾”句:天高,指高空。云蒙之,云遮蔽了。④何时,什么时候。一扫去,一下子扫除。高下皎不疑,上下的云层洁白明亮,没有疑点。 【赏析】 此诗写嵩山之巅云雾缭绕
弱岁时我就病了,关着门在园子里休息。 整天无所事事,只有读书消磨时光。 得到花就亲手种,生草时也经常锄。 最喜爱修竹的姿态,拔节生长青玉般高。 每年添栽竹子,翠色满窗疏落如画。 起坐于堂内,乐此不疲心无旁骛。 偶尔从吏役中来,与他们打交道,日子一天天过去。 出门后看见什么,只见纷扰尘世间的车辆。 平素怀抱被埋没,心中遗憾难以抒发。 还念及仕途之微禄,想回去又迟疑不决。 高贤侍立在朝廷
注释: 其三 剡溪柔弱难争强,紫岩紧实为最长。 译文: 其三 在剡溪边,水草柔嫩难以与其它植物争夺生长的优势,紫岩山的岩石坚硬厚实且长度最长。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诗作。首句“剡溪柔弱难争强”形象地描绘出剡溪边的水草柔嫩、纤细的特点,难以与周围的植物竞争。次句“紫岩紧实为最长”,则以紫岩山为例,突出了它的岩石坚硬厚实,且长势最为壮观。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
【注释】1.西风:指秋风,即“西风客”。2.落日:傍晚时分太阳落下的景象。3.孤城:指一座孤独的城池,这里指诗人所在的城市。4.行客:旅行的人。 【赏析】本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首句点明地点和时间,第二句通过“一笛”写出了诗人的心境,第三句描绘出一幅画面:满帆的船在江面上行驶,而诗人背对孤城独自吹奏着曲子。最后两句以“孤城”为题,表达了诗人孤独的心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共八句,内容主要是描述诗人对季夏南堂的怀旧之情以及对其友人苏东坡的怀念。 诗句和译文: 1. 积雨漂暑馀,凉风作秋先。 - 这句诗描绘了夏天过后的景象,雨水冲刷着炎热,凉爽的风带来了秋天的气息。 2. 南堂草木深,蝉蜩嘒篱掾。 - 南堂里草木茂盛,蝉鸣声声入耳,显得格外凄凉。 3. 感此时节流,坐伤人事变。 - 诗人因季节的变化而感到伤感
【注释】 李相园:即李公麟,当时为中书舍人。 竹:指竹子,这里指竹笋。 楚家:指南宋名将韩世忠的家乡,位于今湖北黄州。 元献:北宋宰相文彦博号元献,这里指文彦博。 绝弦人:指弹琴能手。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一次游览李公麟府上的李氏池边朱樱熟时,看到竹笋初生,想到去年和李公麟一起游历赵令观桂树时的情景而作的。诗人用“自惭非是绝弦人”抒发了自己对往事的回忆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注释】留守府:北宋时期,皇帝为安抚、镇守地方而设置的官署。 朱户:红漆门。 日日从公选胜来:天天和元献公一起游玩胜景。 游履吟毫成故事:游览时吟诗作画成为佳话。 断松飞溜有馀哀:断树流水声声令人哀伤。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抒情诗。开头两句写自己与李师中同游李师中家竹林观桂树之情景;第三句写自己因怀念李师中而作的三首绝句;后两句是作者对前文内容的概括,抒发了作者思念朋友而不得见面的悲怆之情
【注释】 洛府:即洛王府。泛舟:泛船游池。 欣欣动:形容树叶随风摇曳,生机勃勃的样子。 剡剡来:形容波光闪耀,晶莹明亮的样子。 清樽:指酒杯。催客醉:催促客人喝酒以助兴。 红烛:指船上的灯火。待船回:等到船回到岸边。 【赏析】 首联描写了洛王府东池泛舟时,微风吹拂,林叶摇曳,竹外波光闪烁的动人景象。 颔联写傍晚时分,夕阳西下,诗人举杯邀朋,畅饮美酒,借酒浇愁,直至日落西山,天色渐暗,才意犹未尽
这首诗是诗人洛中对花的赞美。 “弱枝秾艳逐归轮”,意思是说,在春末,花儿已经凋谢了,只有枝条依然娇嫩、鲜艳。这是对花儿的赞美。“装出雕盘露色新”,意思是说,虽然花儿已经凋谢,但仍然美丽如玉,如同精美的盘子上的露水一样新鲜。这是对花儿的赞美。 “满酌酒卮聊自庆”,意思是说要喝上一杯美酒庆祝春天的到来。这是对春天的赞美。“一年齐见两邦春”,意思是说,这一年里,我有幸见证了两个国家的春天
【注释】 省:指画院。 淡水疏峰举目间:指在画院里,远山近水、疏峰秀峦尽收眼底。 平远:指远处平展的山水风光。 闲:悠闲。 烦君莫使埃尘污:不要让你(指画家)被尘土弄脏。 绝笔:即绝妙之笔。 【赏析】 《省壁画山水》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了一位画家在画院中挥毫泼墨,描绘着眼前的山水景色,而周围的人们却忙于世俗之事,无暇他顾,更无法理解他的艺术创作
《西城三绝句·愁台》的译文赏析 杜甫的诗歌,以其深邃的历史内涵、丰富的情感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唐代的伟大诗人。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语言朴实而意蕴深远,被后人尊称为“诗圣”。 《西城三绝句·愁台》出自杜甫的诗集中,其中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义。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忧愁。诗中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