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㻾
注释 - 凛凛岩下风:岩下,指山崖之下。 - 槭槭涧边树:槭槭,形容树叶摇曳的样子。 - 惨惨游子颜:游子,离家在外的人。 - 萋萋芳草渡:萋萋,指草木繁茂的样子。 - 暧暧远村影:暧暧,模糊不清的样子。 - 黯黯夕阳暮:黯黯,天色昏暗的样子。 - 昔为贵公子:往日,曾经。 - 今日怨行路:今日,现在。怨行路,感到人生路途的艰辛。 - 路长不可极:路长,指道路或旅途遥远。 - 人生如朝露:朝露
【注释】 甲戌:古代以地支记年,甲戌为年。岁去不复留:指岁月流逝,不可挽留。将焉用守为:用什么来守住它呢?辟如东逝水:如同向东流去的流水。滔滔信所之:浩浩荡荡任其自由流淌。欲挽之归:想把它拉回来。一寸不可移:一点点都移动不了。把酒强相守:拿着酒杯勉强地相互劝饮。屡问夜何其(qí,语气词):不停地询问夜晚何时到来。星宿渐零落:星星逐渐消失。今岁忽已辞:今年不知不觉地即将过去。明岁视今岁
甲戌守岁 四时相代新,一身守其故。 时乎不再来,高坐岁已暮。 膝下数孺子,头角渐云露。 赋诗知节物,题符染毫素。 放假足欢娱,各从性所务。 我欲从之嬉,拘牵羞举措。 功名感岁华,奔走寡欢趣。 总角曾几时,去我忽如鹜。 注释: 1. 四时相代新,一身守其故:四季更替,一切都在变化,而我依然坚持自己的信仰不变。 2. 时乎不再来,高坐岁已暮:岁月不等人,时光流逝,我不得不坐在高堂上迎接年老的到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甲戍守岁 明发怀二人,游子隔乡县。 团圞诸弟姊,昨夜梦中见。 似为念远人,凄怆杂欢宴。 离魂入杳渺,微茫不可辨。 白云千里飞,舒卷如匹练。 岁月高堂增,尘土一身贱。 飒飒空庭风,打窗起积霰。 译文: 在甲戌年的除夕夜,我思念着远方的亲人,而他们却远在家乡。昨晚我在梦中看到我的兄弟姐妹,他们似乎都在想念我
《送张伯史下第归》 故人归卧故山岑,夜静一尊酒,月明千里心。 君任放达余亦爱浮沉,长安道上孤云寻。 赏析: 此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他未来的期待。首句“故人不得意,归卧故山岑”直接点题,揭示了朋友不如意的现状,同时也表达了对其归隐田园生活的理解和同情。接着,“夜静一尊酒,月明千里心”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友人独酌的情景。这既是对友人孤独寂寞的写照
【注释】 学道将十载:在道观里修行将近十年。 荣枯已两忘:荣华富贵和衰败的苦痛已经置之度外,不再计较。 但愁无薄禄:只担心不能得到微薄的俸禄,以此报答君王的恩德。 何以慰高堂:怎么来安慰年迈的双亲,使他们不因儿子的仕途挫折而失望呢? 惨淡交朋泪:形容与朋友离别时心情悲凄,眼泪汪汪。 风尘客子装:形容在外漂泊的人,身穿风尘仆仆的行装。 谁能吹黍谷,一为变春阳:谁能吹响笙箫,让春天的气息变得温暖和煦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分析概括能力及赏析。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一、把握诗中重要意象;二、理解诗意。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加以理解。“骋才时倚马,著论或经年。解道工无益,犹矜赋必传。”意思是:才华横溢时常倚马可待,撰写论文可能长达一年之久。了解道理未必有补益,但文章的传颂却是必然的。“自甘蒙鴳笑,未肯受蚿怜。”意思是:自己甘心于像蒙鵶那样嘲笑自己,不肯接受如蚿那样的怜悯。“最惜斯文意
衡阳路 我家雁门下,与雁俱南来。 今日衡阳路,雁回人未回。 注释:雁门:即雁门关,在今山西宁武县东北。我家雁门下:我家在雁门关的下面。 译文:我的家乡就在雁门山下,我和家人一同向南迁徙。今天走在衡阳路上,看到大雁飞回来了,而家人却还没有回来。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家人的担忧之情。首句点出“雁门”二字,说明作者的家乡就在那里
荣河访梅𦶜园明府 山回隔县门,路曲傍沙痕。 野水明残日,孤烟生远村。 旅游消白昼,古道怯黄昏。 赏析:首句写远望,隔了一段距离的门楼,在山回路转处。次句写近看,路弯曲地傍着沙滩。三、四句写景,野水中映出残日的倒影,孤烟从远处升起。五、六句写情,白天已过一半,感到游兴已消;傍晚时又感到害怕,怕走上古道。末两句写意,暂且到这汾阴去作个地方官,今晚就在这里喝一杯酒吧!
岁去不复留,将焉用守为。 辟如东逝水,滔滔信所之。 虽欲挽之归,一寸不可移。 把酒强相守,屡问夜何其。 星宿渐零落,今岁忽已辞。 明岁视今岁,才为一日期。 但恐日复日,毛发暗中衰。 夜窗冉冉明,澹日生寒姿。 一年遂已添,吾生亦有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