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弼
黄元弼是清代的一位诗人,活跃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3)。以下是关于黄元弼的详细介绍: 1. 个人背景与成就 - 生平简介:黄元弼,清康熙年间人士,被记载为诸生,这意味着他是一名秀才或学者。 - 文学贡献:黄元弼的文学作品在清朝诗坛上有一定的影响。他在法华寺所作诗歌,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2. 艺术风格与影响 - 艺术手法:黄元弼的诗歌语言优美,情感深沉
清代黄元弼《安平晚渡》释义
【注释】 安平晚渡:指诗人在夜晚乘船过海。安平,地名,今属福建;晚渡,夜渡。 落日红:夕阳西下,天边一片红霞。 孤城:指泉州的一座小城。 一苇通:一条小舟可以通达。 潮平:涨潮时水面平。轻荡桨:轻轻摇着桨。 断续:不连贯。 思共济:想到要和人一起渡过大海。 长风:高风。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乘船过海的全过程,表达了他渴望与知己相会的愿望。 首联“落日海天红,孤城一苇通”写傍晚时分
清代黄元弼《法华寺》释义
法华寺 旧时书舍几经迁,翠柏修篁引客怜。 人去蝶回浑是梦,僧归花落已多年。 茶厨不认避烟鹤,竹径犹存映月川。 一片红尘何处洗,南华此日有新篇。 释义: 法华寺,即法华山寺。旧时的书房(书舍)已经多次迁移,但那翠绿的柏树和修长的竹子依旧吸引着游客前来欣赏。人们离去之后,蝴蝶飞舞如同一场梦,而僧人归来后,花都已经凋谢了多年。茶炉不再认识躲避烟雾的鹤,竹林仍然保留着映照着月光的小径
黄元弼
黄元弼是清代的一位诗人,活跃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3)。以下是关于黄元弼的详细介绍: 1. 个人背景与成就 - 生平简介:黄元弼,清康熙年间人士,被记载为诸生,这意味着他是一名秀才或学者。 - 文学贡献:黄元弼的文学作品在清朝诗坛上有一定的影响。他在法华寺所作诗歌,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2. 艺术风格与影响 - 艺术手法:黄元弼的诗歌语言优美,情感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