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应升
靳应升是清朝的诗人。他出生于1605年,卒于1663年,字璧星,号茶坡。作为一位明末清初的文人,他在诗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与同里张虞山、闫再彭并称为“三诗人”。 靳应升的诗歌创作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对自然景观的深切感受。例如,《隰西草堂》中的名句“虽少冬青树,犹余古薜萝。”不仅描绘了一幅宁静淡雅的画面,而且透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这些作品不仅表达了他对自然环境的赞美
清代靳应升《隰西草堂》释义
【注】隰西:地名。 (1)处士:旧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隐士。 (2)枯坐老头陀:指修行人,老和尚。 (3)问津:泛指询问渡口。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描写隐居者的生活和情趣。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韵脚相同,音节和谐,读来朗朗上口。 首联“虽少冬青树”,意思是虽然缺少了常春藤之类的冬青树。“犹余古薜萝”是说还保留着古藤萝之类的植物。这二句写诗人的居所环境清幽,虽然少了冬青树,但还有古藤萝之类
隰西草堂
虽少冬青树,犹余古薜萝。 闲居真处士,枯坐老头陀。 云水随缘过,江山入梦多。 问津如有客,夜半看黄河。
璧星,原名靳应升,清代诗人
靳应升是清朝的诗人。他出生于1605年,卒于1663年,字璧星,号茶坡。作为一位明末清初的文人,他在诗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与同里张虞山、闫再彭并称为“三诗人”。 靳应升的诗歌创作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对自然景观的深切感受。例如,《隰西草堂》中的名句“虽少冬青树,犹余古薜萝。”不仅描绘了一幅宁静淡雅的画面,而且透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这些作品不仅表达了他对自然环境的赞美
靳应升
靳应升是清朝的诗人。他出生于1605年,卒于1663年,字璧星,号茶坡。作为一位明末清初的文人,他在诗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与同里张虞山、闫再彭并称为“三诗人”。 靳应升的诗歌创作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对自然景观的深切感受。例如,《隰西草堂》中的名句“虽少冬青树,犹余古薜萝。”不仅描绘了一幅宁静淡雅的画面,而且透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这些作品不仅表达了他对自然环境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