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少冬青树,犹余古薜萝。
闲居真处士,枯坐老头陀。
云水随缘过,江山入梦多。
问津如有客,夜半看黄河。
【注】隰西:地名。
(1)处士:旧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隐士。
(2)枯坐老头陀:指修行人,老和尚。
(3)问津:泛指询问渡口。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描写隐居者的生活和情趣。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韵脚相同,音节和谐,读来朗朗上口。
首联“虽少冬青树”,意思是虽然缺少了常春藤之类的冬青树。“犹余古薜萝”是说还保留着古藤萝之类的植物。这二句写诗人的居所环境清幽,虽然少了冬青树,但还有古藤萝之类。“闲居真处士,枯坐老头陀。”这两句是说诗人闲居在一处山居里,像一位真正的道士一样枯坐修行。
颔联“云水随缘过,江山入梦多”。“云水”,即云雨。这里借代男女欢好之事。“随缘”,佛教语,意谓任运而得,无牵无挂。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认同感。他以“入梦”来形容这种随缘的生活,形象生动。“多”字用得妙,写出了他对这种生活的满足感。
颈联“问津如有客,夜半看黄河”。这两句是说自己如果遇到客人,就要向他打听渡口的情况。同时,也暗含了他对黄河的感情。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诗人在这里以它作比喻,表现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尾联写到了黄河,更增添了诗歌的内涵。“夜半”,既是指深夜,也是指半夜。“看黄河”就是观黄河。这二句的意思是说,如果有客人来访问,就请他一起观看黄河。
这首诗通过对隐居者生活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其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背景,以个人情感为主线,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到那片静谧的山水之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