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与弼
注释:这两句诗描述了诗人对友人胡昭的怀念之情。诗人感慨两人的情谊深厚,如同古人的高洁品质一样值得尊敬。 第三、四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胡昭的思念之情。诗人在梦中与胡昭相聚,共叙友情。然而,现实却是如此凄凉,诗人不禁要问,为何会如此孤独无助。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两人的友谊和分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不舍之情。全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注释】 宿:停留。罗原冈:在今江西九江市西南。 彭泽:古县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市东。迢迢:远貌。种湖:地名,在今江西鄱阳北。灵台:指心。这里指人的心灵,也指天。太虚:即太空,指宇宙。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诗人夜半独步登高望远之作。诗人以宿罗原冈为题,写他深夜步行于庐山上罗原冈的情景。首句“彭泽迢迢宿种湖”,交代了作者行踪和宿处,彭泽、种湖都是地名,彭泽是古县名,在今江西省北部
满圃芳菲积雨摧,东阳新霁病怀开。 注释1:即事:写眼前所见之事。 译文: 满园的芬芳在雨中被摧残掉,东阳城的新晴让人摆脱了病痛的困扰。 孩子扶着拐杖闲游,还有残花等着我来欣赏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东阳时所创作的。诗的前两句“满园芳菲积雨摧,东阳新霁病怀开”,描绘出一幅雨后春景图,生动地表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第三句“儿扶杖策闲游处
【注释】 1.金台:指严陵山,在今浙江桐庐县西。 2.高谊:深挚的情意。三月:这里泛指长时间。 3.严濑:指严陵水,即浙江桐庐江。 4.何日遂:何时能如愿以偿。 5.暮云春树:傍晚的云彩和春天的树木。 6.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寄怀诗。诗人因怀念严陵(今浙江桐庐)张太守,故托严陵山水为媒介,抒发其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全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音韵和谐
偶成 年将八十待何为,贤有良谟圣有规。 逐日孜孜无别想,幸时相赏莫相违。 注释: 1. 年将八十待何为:意思是到了年将八十的人应该干什么?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生晚年的思考和感慨。 2. 贤有良谟圣有规:意思是贤者有美好的谋略,圣人有规范的准则。这里强调了智慧和品德的重要性。 3. 逐日孜孜无别想:意思是每天勤奋不懈,没有其他杂念。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勤奋努力的态度。 4. 幸时相赏莫相违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作者情感以及写作背景的理解和把握。此类题目的解答,要求考生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文本内容和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青山投宿问斯和”,青山投宿,是说诗人来到这青山之中,想要借宿一晚。青山,这里代指庐山。投宿,是说投宿于青山之下。斯和,指庐山名胜之一,位于山南麓,为庐山最高峰,高143.5米,周围20余里。 “安乐真同邵氏窝”,安乐
题目分析与译文: 诗句: 题弋阳吴茂宰双白轩 物则民彝本粲然,奈何多蔽损其天。 谁怜双白同吾意,遥赋新章更勉旃。 注释: - 物则民彝本粲然: 这是一句表达对自然、社会和人民道德本质的赞赏,暗指国家治理和人民道德应保持纯净无暇。 - 奈何多蔽损其天: 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情绪,指出了社会或政治环境中存在的某种问题或缺陷,阻碍了事物的自然发展或人民的幸福。 - 谁怜双白同吾意:
【注释】 奉柬:送信。 彭泽族里:指彭泽的家族。 小春:小春社,农历正月十五日。 霁:天气放晴。 力病:有病。 由来:从来。 拜响塘:去拜访响塘。 寄语:嘱咐。 华宗:同“华族”,指汉族。 后裔:后代子孙。 先茔:先人的墓地。 伤:破坏。 【赏析】 此诗为作者为友人送行之作,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之情以及对其未来的期望。 开头两句“小春新霁快行装,力病由来拜响塘。”写友人即将离开,天气晴朗,心情愉快
【注释】 宿种湖:即宿州西湖。 笋舆:指轿子。 遥自响塘归:从响塘村(在宿州西南)归来。 故里:故乡。 迎:迎接。 夕晖:夕阳。 青灯绿酒:泛指家常饭食。 绵绵话:亲切而长谈的话。 桑榆:日落时,太阳的余辉照在桑树和榆树梢上,因称日暮。后用“桑榆”比喻晚年。见面稀:见面少。 【赏析】 此诗写诗人久别之后,重游故地宿州西湖,与友人畅叙友情的情景。首句以“遥”字领起,点出诗人远道归来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把握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及艺术手法。 第一句“坐东门外樟树根”:诗人在东门外的樟树下盘膝而坐,这是诗人在写景的同时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樟树是樟木树的简称,樟木是一种贵重的药材,樟脑就是从樟木中提炼出的。樟木能防虫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