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与弼
登连珠峰 阁中罢鸣琴,芳筵谢斟酌。 扪萝一褰裳,奇峰酬素约。 天风起萧条,山雨来溟漠。 时驰千里目,四际云烟薄。 会当斯结亭,胜览翔寥廓。 注释: 阁中罢鸣琴:在阁楼里不再弹奏琴声,表示休息或离开。 芳筵谢斟酌:指宴会结束,不再喝酒。 扪萝一褰裳:用手摸索着攀爬的藤蔓,提起裙摆准备登山。 奇峰酬素约:以奇峰为凭证,履行与自然之间的约定,登上高峰。 天风起萧条,山雨来溟漠:天空中的风变得萧瑟冷清
注释:同熊生在渤牧后坊因登绝岭 节令正逢清和时,农舍雨新足。 芳香林中牧马来,露草萋萋绿。 儒者一生得吾荫,修竹长伴我。 让我心畅怀仁知,攀登散去思旧迹。 放眼望长天云彩,真正趣味可掬取。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以自己登绝岭的经历为背景,通过对草木、云彩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全诗以“登绝岭”为主题,通过写景抒发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同熊生渤牧后坊因登绝岭 节候适清和,田家雨新足。 芳林牧马来,露草萋以绿。 乃有儒一生,吾伊荫修竹。 畅我仁知心,跻攀散遐躅。 一览长天云,真趣良可掬。 【注释】 1. 同熊生:作者的好友熊生。 2. 渤牧:《汉书·地理志》说:“齐带山在临淄东,临淄县有渤泽。”即今山东淄博一带。 3. 后坊:指住宅或官署附近的地方。 4. 登绝岭:登山。 【译文】 节令正当清明时节,田间农民正享受着春雨的滋润。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考生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内容进行具体分析,然后结合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等进行综合评价。本题属于对诗歌内容的赏析。“阁中罢鸣琴,芳筵谢斟酌。扪萝一褰裳,奇峰酬素约。”诗人登上连珠峰,看到天风起,山雨来,便想与友人会当斯结亭,胜览翔寥廓。诗人以“登”“罢”“扪萝”“褰裳”等动词表现了诗人登山观景时的喜悦心情;“奇峰酬素约”
【注释】 ①“卧疴”二句:卧病在床,只好关在衡门(古代称里门为衡门)内,以休养身体。何,代词,指我。止,止住,这里作动词用。娱,娱乐。长日,长日之闲。卷舒,展开、收起的意思。架上书,书架上的书。 ②“南亩”二句:种完南边的田地后,又去东边的园子里锄草了。课农馀,指种完南边的田以后剩下的时间不多,要做些其他的农活。薙(tì),除草。 ③“务我”二句:我的分内之事是应该的,用不着担心做不好
牧大同原杨林坑即事 既辍黄岚游,却入同原嬉。 三阳时向交,暖律回春晖。 人情惜旧好,物熊含新辉。 悠哉四圣心,静向林间窥。 单骑日日来,飘飘澹忘归。 偶携二三子,丽泽同箴规。 【注释】 1、牧大同:地名,今属广东连山、乳源等县地。杨林坑,即今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大洞镇境内的杨林坑。 2、黄岚:指九嶷山,在湖南永州零陵区。 3、单骑:形容诗人独自一人骑着马四处漫游。 4、丽泽:地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描绘了他在出游中的所见所感。下面我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释义和赏析: 1. 东皋霁甘泽,我心日悠悠。 注释:在东皋(地名)的天空中雨过天晴,大地滋润。我的心也随之宁静而悠远。 赏析:这里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的景象,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深远。 2. 出门玩时物,因之白云丘。 注释:走出门来欣赏眼前的景物,于是来到了白云般的山丘上。 赏析:诗人在游玩的过程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诗中关键词“结架”、“媚闲旷”、“寥廓”、“环”、“郭”、“云霞”等都富有诗意,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水竹居的美丽景色。 第一句“结架媚闲旷”,描绘了水竹居的结构和布局。这里的“结架”指的是搭建房屋的结构,而“媚”则表示房屋的设计巧妙、美观。同时,“结架”还暗示了这种房屋结构是精心设计过的,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同诸生游阴源 山水夙所歆,朋游固其好。 风雨虽滞淫,穷源竟须到。 幽意蔚沉沉,归怀晴浩浩。 良辰不可常,更拟山阴棹。 注释:山水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与朋友结伴游玩是我的喜好。虽然风雨阻碍了我们的脚步,但我们一定要找到源头。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感情和思绪,心情也显得更加明朗开朗。美好的时光不应该总是短暂的,我们应该再次计划去山阴划船游玩。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游历山水时所作
沼上编茅为亭取程子秋日之诗名曰自得夜坐其中因成此句 幽怀不能寐,揽衣造新亭。 幽居的思绪难以入眠,我撩起衣裳来到这个新建的小亭子。 曲池湛华月,芳树还冥冥。 弯曲的池塘映照着明亮的月光,芬芳的树木在夜色中依然朦胧。 群峰远映带,一水近回萦。 远处的群山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明亮,眼前的小河水绕着村庄曲折流淌。 坐久欢未竟,夜迥气逾澄。 久坐之后,欢乐尚未尽兴,而夜色已经渐渐澄清。 寂感玄化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