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与弼
沼上编茅为亭取程子秋日之诗名曰自得夜坐其中因成此句 幽怀不能寐,揽衣造新亭。 幽居的思绪难以入眠,我撩起衣裳来到这个新建的小亭子。 曲池湛华月,芳树还冥冥。 弯曲的池塘映照着明亮的月光,芬芳的树木在夜色中依然朦胧。 群峰远映带,一水近回萦。 远处的群山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明亮,眼前的小河水绕着村庄曲折流淌。 坐久欢未竟,夜迥气逾澄。 久坐之后,欢乐尚未尽兴,而夜色已经渐渐澄清。 寂感玄化微
【注释】新堂:指作者新建的书房。即事:即景而作。卜:占卜,这里指选择。一堂:指书房。卑:简陋,低矮。素意:素白的心意,指清高洁雅的志趣。沾漉:水浸湿。芳躅:美好的踪迹或榜样。 【赏析】《新堂即事》是北宋诗人黄庭坚的一首七绝。诗写诗人于陋室之中,怡然自得,不慕荣利,与古人为伍,心旷神怡。全诗清新自然,语言浅显易懂,意境优美宁静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的综合鉴赏能力。本诗共八句,每句都含有关键词,要逐句解读。 “林西日月长,讲罢无馀事”:林西是地名,在今山西宁武县西北。林西的日月很长。说明诗人与友人相聚时间之长,从“无馀事”可知诗人心情愉快,没有俗务缠身,可以专心听讲。 “东皋策吾马,聊尔川原憩”:策,鞭打。东皋,山泽间地,此处泛指野外。诗人骑着马,在野外休息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五言古诗《牧黄岚坑》。下面是对每一句诗的详细解释: - 朝来抱微疴(kē):早上起来,身体感到不适。 - 残编减新课:指读书时,手边的书籍被遗忘了或读得不够认真,导致新课程也学不好。 - 出门怅何之(chàng hái hé zhī):出门在外,不知该去往何处。 - 言归无所作(yán guī wú suǒ zuò):回家后没有什么可做的,即无所事事。 -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登东坑稍箕窠最高峰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山峰、森林等自然景观,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首句“登东坑稍箕窠最高峰”,直接点明了这首诗的主题——登高望远。接下来,诗人通过对山峰的描述,展现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第二句“寒窗倦局促,兹晨脱樊笼”,诗人将自己比作一只困于笼中的鸟儿,清晨破晓时分摆脱了束缚,开始自由飞翔。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游龙门七宝寺 病躯惬初景,动息颇自由。 不息风雨倦,来贪山水幽。 穿云路窈窕,抟空行遭周。 危峰杰笔卓,叠嶂翠屏稠。 契我遗世想,遂此物外游。 注释: 1. 病躯惬初景:病躯感到身体不适,心情舒畅。惬,满足、舒适。 2. 动息颇自由:呼吸和行动都相当自在。颇,相当。 3. 不息风雨倦:形容风雨连绵不断,让人感到疲惫。 4. 来贪山水幽:来到这里贪图山的清雅、水的宁静。贪,贪图。 5. 穿云路窈窕
【诗句释义】 游黄岚坑:游览黄岚坑。黄岚坑:地名,位于今安徽省歙县境内。 微雨霁芳原:雨后天气转晴,芳草的原野。 散步春溪曲:在春日的溪边小路上漫步。 欢呼及童竖:高兴地与儿童们一起欢呼。 策马驱黄犊:策马驱赶黄牛。 入崦竹翛翛:走进竹林时,耳边传来竹叶随风飘落的声音。 面冈杉簇簇:面对山坡上的杉树,一片片绿意。 展我怀中书,坐向林间读:展开手中的书籍,坐在树林中阅读。 不有巢许心,那知箕颍躅
牧转冈头 【注释】:牧,放牛。转,转向,指放牛。 【赏析】:此诗写牧童放牛时所见景色和所感受的心情。首句写牧童放牧的地点,第二句写他放牧时的神态,“沉吟”是说他在沉思,不知该往哪里去。第三、四句写他放牧时所见的景物:尘土飘扬,心情舒畅,迷醉于云树之中。第五、六句写他的遭遇,梅树凋零,麦田被雨涨满。第七、八句写邻舍放牛的人来和他交谈,告诉他昨天下雨了。尾联写他希望明天天气晴朗,好与青山为伴。 译文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游禅峰 孟春时物泰,条风应新律。 良辰岂重来,嘉会那可忽。 膏车饬谢屐,小子伊畴匹。 幽赏历岖嵚,胜览穷崷崒。 慕陶得自然,鄙殷怪空咄。 咏归欢未央,重游更何日。 注释与赏析: 1. 孟春时物泰,条风应新律。 —— 孟春时节大自然万物欣欣向荣,春风轻拂着大地,带来了新的生机和节奏。这里的“泰”指的是和谐而繁荣的状态,表达了春天自然界的活力与美丽。 2. 良辰岂重来
小憩觉溪徐氏 【注释】:小憩:休息一下。觉溪,在今浙江绍兴市。 【译文】:我过去诵读前代贤人的传记,现在我就在高人的居所,奉侍着贤德的子孙,努力躬行三余之道。 赏析:此诗写自己从读前贤遗著,到成为一位高人,再到奉侍贤孙,最后躬行三余,表达了作者的自得之情和对人生境界的领悟。 昔诵前贤传,今即高人居。 【注释】:昔诵:以前诵读。即:来到,到达。高人:这里指有高洁操守的人。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