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
丹邱日月景长明 却恨人间了此生。 东王公哀十首 东王公,古时传说中的仙人或神祇之一,其名与事迹多见于古代神话和传说之中。李江在其诗作《东王公哀十首》中,以东王公为主角,表达了对仙人或神祇的敬仰之情以及对生死离别的感慨。 赏析: 1. 诗意解析 - “丹邱日月景长明”,描述了东王公如同日月般永恒不朽的形象,象征着仙人或神祇超越世俗、不受生死束缚的境界。 - “却恨人间了此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东王公哀十首》中的第四首。全诗如下: ``` 旬始晞微光景消,金陵燕市路迢迢。 魂归九土蓬莱杳,神入千峰翠水遥。 中馈朝来思未断,德宫人去梦难招。 百年恩义何曾了,旬始晞微光景消。 ``` 注释: 1. 旬始晞微:指早晨开始,太阳微弱。 2. 金陵燕市:指金陵(今南京)的集市。 3. 魂归九土:指灵魂归于九州大地。 4. 蓬莱杳:指蓬莱山遥远而神秘。 5. 神入千峰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古木重阴中偶遇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思绪。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与赏析: 1. “古木重阴偶蔽时”:古木参天,浓密的树荫下偶然相遇。这里的“古木重阴”形象地描绘了树木苍老、繁茂的景象,给人一种深邃、静谧的感觉。而“偶蔽时”则表明这是一个偶然的相遇,增添了一份神秘和不可预知性。 2. “回头百事与前移”:回首往事,所有的事情都显得比过去更加遥远、模糊
东王公哀十首,这是一首描写东王公哀愁的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东王公哀愁的理解和感受,以及对东王公会遭遇的不幸命运的同情。 归墟漫衍自冲愁,冲破愁肠不尽头。 注释:东王公的哀愁如同归墟一般弥漫开来,他的愁怀难以被打破。 赏析: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东王公哀愁的深度和广度,如同归墟一般无边无际。这种描述使得读者可以感受到东王公内心的痛苦和孤独。接着
这首诗共四句,每一句都有相应的注释和赏析。 华表千秋一柱高,佳期音断北风号。 【注释】:华表,指古代帝王宫殿、陵墓前用来标志方位的石柱;千秋,指岁月长久;一柱高,形容柱子高大耸立。佳期,美好的时光或期待的日子;音断,声音被切断;北风号,北风吹过时发出的声音。 【赏析】:这两句诗描述了一种景象:华表(即古时候的宫殿、陵墓前用来标志方向的石柱)矗立在高高的土地上,等待着美好的时光或者期待的日子
东王公哀十首 太乙空空寂寂时,倚门何望转来期。 家贫款客宜炊黍,月落馀灯尚抽丝。 谁料南山犹有尽,那知东海亦将移。 几回问天天无对,太乙空空寂寂时。 注释:这四句诗描述了东王公(即太乙神)寂寞空虚的状态,他倚靠在门前,期待着什么,但却没有期待的东西出现。他因为家贫而款待客人,所以需要准备一些食物来招待,但是月亮已经落下了,只剩下一盏灯还在闪烁。他没有想到南山还有尽头,更没有想到东海也将被移动
东王公哀十首 太耀灵光似晔征,人亡愁尽似无情。 虽云夸父能追影,却恐麻姑亦虚生。 比翼已惊成梦古,闻猿空抱断肠声。 看来只有天无尽,太耀灵光似晔征。 注释: 1. 太耀灵光似晔征:太耀的光辉犹如明亮的光芒,仿佛在征召四方。 2. 人亡愁尽似无情:人的离去让人感到深深的忧愁,如同无情一般。 3. 虽云夸父能追影:虽然有人说夸父能够追逐着太阳的影子奔跑。 4. 却恐麻姑亦虚生
【解析】 此为一首悼亡之作,全诗以“梦不成”四字为线索,写梦中之景与实境。 第一联“豹枕惊寒梦不成”,写诗人在梦中惊醒,原来是一只豹子卧于枕头之上。“惊寒”,点出时令已到春天,但天气寒冷如冬。“豹枕”,指用豹皮制成的枕头,象征富贵;又借“惊”字暗示梦境的虚幻和不真实。“梦不成”三字承上启下,表明诗人因梦见了妻子而惊醒,从而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哀痛之情。 第二联“春风帐底可伤情”
东王公哀十首 列缺光芒五夜中,英魂缥缈梦何穷。 夫君客路燕京北,荆妇闺门丽水东。 笑语化成为血泪,恩情藏却在心胸。 天荒地老无穷处,列缺光芒五夜中。 注释: - 列缺(liè kāi):神话传说中的一种闪电,古人认为它能够照亮天空。 - 光芒五夜中:形容列缺的光芒在夜晚持续了五个晚上。 - 英魂缥缈:形容英灵的魂魄在空中飘渺不定,无法捉摸。 - 夫君客路燕京北:丈夫在外客居在北京的北方。 -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玉兔云中捣药声,寒云捣尽月空明。 - 关键词解释: - 玉兔:神话中的月宫灵兽,代指月亮。 - 云中捣药:传说中玉兔在云端用杵臼捣制仙药。 - 寒云:冷清的云朵。 - 月空明:指月亮高悬空中,明亮无瑕。 - 译文: 玉兔在云中捣制药丸,随着寒风逐渐消失,使明月显得更加清亮。 2. 仙风吹断三千里,紫府遥连一万程。 - 关键词解释: - 仙风:神话中的仙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