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邱日月景长明,却恨人间了此生。
荀爽有言难再得,周庄何处动歌声。
失鸾镜里秋风薄,舞蝶花前晓梦惊。
果有天堂当荐汝,丹邱日月景长明。
丹邱日月景长明
却恨人间了此生。
东王公哀十首
东王公,古时传说中的仙人或神祇之一,其名与事迹多见于古代神话和传说之中。李江在其诗作《东王公哀十首》中,以东王公为主角,表达了对仙人或神祇的敬仰之情以及对生死离别的感慨。
赏析:
- 诗意解析
- “丹邱日月景长明”,描述了东王公如同日月般永恒不朽的形象,象征着仙人或神祇超越世俗、不受生死束缚的境界。
- “却恨人间了此生”,表达了诗人对于凡人无法达到仙人境界的遗憾与感叹,反映了一种对于超凡脱俗的向往和无奈。
- 整首诗通过对东王公的描述,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仙凡差异的深刻思考。
- 文化背景与象征意义
-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仙人或神祇常被视为超脱世俗的象征,代表着一种理想化的精神追求。
- 李江通过描绘东王公的永恒与人间的短暂,反映了古人对于生死、命运等问题的哲学思考。
- 诗中的“太耀灵光似晔征”等句,可能寓意着仙人的智慧与力量,以及他们在宇宙间的独特地位。
- 艺术手法与情感表达
- 诗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东王公描述为具有情感和意志的存在,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诗人通过对比东王公与人间的短暂和无常,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度追问。
- 诗句简洁而富有哲理,读来让人沉思,展现了李江作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 现代诠释与启示
- 这首诗不仅是对古代神话的再现,也是对现代人精神世界的一种触动。它提醒我们珍惜当下,追寻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面临种种压力和挑战,这首诗或许能给予人们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力量。
- 对于追求精神成长和心灵富足的人来说,这首诗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美学体验和思考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