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省曾
【注释】 (1)张樽:打开酒器。武烈:这里指东汉光武帝刘秀。 (2)翠沉芳乐李:指绿玉杯中盛的酒色如沉香色的李子般醇厚。 (3)红剖雉亭瓜:指琥珀杯中盛的酒色如剖开的雉鸡和公鸡头上的冠毛一般鲜红。 (4)凤岭:凤凰山,在今江西南昌。炎蔼:指夏日的炎热气息。 (5)龙城:龙兴寺,在今江西南昌。夕霞:傍晚时分的彩云。 (6)枕经:指研经书,这里借指攻读儒家经典。 (7)妙算:高明的谋略。 【赏析】
【赏析】 这首诗写暮春宴饮之乐。首联写长安有征客人,苏台是故人的饯行之所,同持芳草兴,并宴绿杨津。颔联写花间歌舞易艳,别地酒宜频,即饮酒宜多,歌声宜妙;颈联写复怜三月暮,将曲驻阳春,即留恋三月暮春时光,不忍结束。 诗以“宴”字统贯全篇,从饯别的宴会写到别后的宴饮。开头二句点明宴的地点和主人。“长安”指京城,这里暗用“王粲登楼”典故(见《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王粲在荆州,登江陵古楼赋诗
【注释】郎官:指唐玄宗时尚书省郎中的官职。银河:指天河,古人认为天河是天上的河流。“泻”:流。堤:堤防。同:一同。五言题:指五言诗的题目。露竹:露水打湿的竹子。纬:指北斗七星,古代用来指引方向。风堂:风声传遍的厅堂。主(zhǔ)人:主人,这里指诗人自己。爱:喜爱。 译文: 爽朗清新的郎官宅第,仿佛银河倒泻下来。我们同一天到达,各自为同一题目写诗。露水滴在竹上摇曳生姿,风声穿过厅堂把鸡叫唤
【注释】 《宴万都阃宅二首》是唐代李峤的组诗作品。这是第二首,写在金陵万都阃府内设筵席,与僚属欢聚。 “玉苑”三句:指王公大臣在玉阶前聚集。玉阶,即白玉阶,皇帝坐殿前的台阶。兰泉集,指王公大臣聚集在兰泉亭饮酒。兰泉,即兰亭,晋王羲之与名士谢安等游会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流觞曲水而饮,赋诗以记之,世称兰亭修楔。金陵,指南京,即今南京市。《金陵杂记》:“金陵城西有万松岭,上多古刹,为江南名胜
注释: 皇戚邵子招饮西山二首 其二 藻景凤城隈,迢遥引翠台。 朱轮随径歇,芳宴逐林开。 天酒椒宫下,文鱼禁籞来。 戚侯多意气,一霁野人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西山之巅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首先,“藻景凤城隈,迢遥引翠台”,描述了山的美景,远处的山峦被云雾缭绕,如同凤凰般美丽。接着,“朱轮随径歇,芳宴逐林开”,描绘了山中的道路两旁,车马逐渐停下,宴会在树林中开启。然后,“天酒椒宫下,文鱼禁籞来”
诗句释义: 1. 令节逢秋半,华筵启夕初: - 令节:美好的时节。 - 逢秋半:秋天的一半,即秋季的中间。 - 华筵:华丽的酒席或宴会。 - 启夕初:开启夜晚之初,通常指晚上刚开始的时候。 - 赏析:描述了在美好的季节里,人们开始举行宴会。 2. 柏风清草阁,蛩露暖花除: - 柏风:柏树的清风。 - 清草阁:清凉的草舍或草屋。 - 蛩露:蟋蟀的露水声。 - 暖花除:被蟋蟀的露水所温暖。 -
顾华玉徐世礼觞予武宁王宅东园一首帝国名园集,王家物候新。 如何麟阁第,能醉竹林人。 草碧如经雨,林红宛入春。 不惭公子宴,飞盖拂花尘。 注释: 1. 帝国名园集:指的是帝国的名园聚集之地。 2. 王家物候新:表示王家的事务和活动是新的。 3. 如何麟阁第:如何能够沉醉于像麒麟阁那样的华丽庭院。 4. 能醉竹林人:意思是在竹林中能陶醉其中的人。 5. 草碧如经雨:形容草地绿得就像被雨水淋湿过一般。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1. 奏曲流云驻,张筵片月明。 - "奏曲流云"指的是音乐在流动的云朵中回荡,给人一种飘渺的感觉;"张筵片月明"则形容宴会在明亮的月光下举行,显得格外清幽。 2. 一秋欢令节,七夕共浮生。 - "一秋欢令节"指的是这个秋天是一个欢乐的日子,适合庆祝和享乐;"七夕共浮生"则表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大家共同度过,生活更加美好。 3. 青鸟虚高会,丹砂自远情。 -
【注释】七夕:农历七月七日,古代传说牛郎织女在这一天相会。 月墅淹秋宴:在别墅里设宴赏月。 风台引暮弦:在楼台之上弹奏琴瑟等乐器。 谁知歌舞地:哪里知道这是男女约会的场所。 正值女牛天:恰逢七夕节。 翠竹低留客:竹林中绿竹低垂,仿佛是挽留客人。 银河迥度仙:天空中银河横贯,宛如神仙之路。 昔年池馆在:当年池馆还在。 重到兴悠然:重游此地时,兴致盎然。
陆生,指唐代诗人李白。牡丹,名贵花卉,象征富贵。口期,即“口占”,口头吟咏诗篇。二十三日,即农历二月十九日。乃前则阴晦至独晴霁爰惬赏怀次旦风雨复作,昨夜雨后天气转晴,令人愉悦。问讯牡丹一首,即《答李十二白同寻崔侍御不遇》。 译文: 雷声送走春日檐下的细雨,风中槛旁的花也显得愁思满怀。 昨天盛开的花朵依然烂漫如初,今天却恐怕已经凋零在泥土中。 花的繁盛和凋谢都是如此,何必因一时的萧条而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