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省曾
【注释】汝南:地名,在今河南上蔡县。夏甫:夏氏的家庙,位于汝南郡内。杜门:闭门不出。 日朝母氏:指母亲逝世后,每天早晨去祭奠。挥绝宾侣:指不与宾客交往,闭门不出。科头:把头发散乱地披在头上。白驹:指白马,借指时光迅速流逝。桑梓:故乡的代称。 【赏析】袁闳《高士颂》共九十一首,这是第八十篇。这首诗写隐居者的生活和思想。开头三句说:“汝南夏甫,杜门深处。”汝南夏甫,即汝南郡夏氏的家宅,位于汝南郡境内
诗句释义 - 孺子清妙,超绝代俗。 - "孺子":指的是年幼者,这里特指徐稚。 - "清妙":指徐稚的品格高尚、智慧出众。 - "超绝代俗":形容徐稚超越常人,与众不同。 - 屡辟鸿臣,不瑕皎玉。 - "屡辟": 多次被推荐或征召。 - "鸿臣": 大官或名臣。 - "瑕": 缺点或瑕疵。 - "皎玉": 比喻人品高尚、纯洁无暇的人。 - 万里赴丧,炙鸡茅束。 - "万里": 形容距离遥远。
【注释】 1. 挚恂(xù):人名。挚氏,指东汉末年著名的学者挚仲卿。恂,字子真,汉末的经学家、史学家和文学家。 2. 光:发扬。 3. 博贯无伦:学识渊博,没有能与之相比的。 4. 幽潜不惑:隐居深山,不被世俗迷惑。 5. 声薄九霄(xiāo):名声传播得非常广泛。 6. 经传四国:经学著作传遍各国。 7. 乐矢弗谖(huái):乐于学习,不以物欲所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扬挚恂的诗歌
胡昭高尚,不事袁曹。“胡昭高尚”表明了胡昭的品行高洁,不受权贵诱惑;他选择了一条与世俗不同的道路,保持自己的高尚品质。胡昭在陆浑山下耕作读书,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胡昭生活在东汉末年,这是一个动乱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胡昭能够保持高尚的品质,不为权势所动,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的这种品格和行为,在当时社会是非常难得的。他的不事袁曹,意味着他不依附于任何一方势力,保持了自己的独立和原则
注释:汉滨的老者,手持锄头在沔水之滨劳作。 翠华车驾雷动声势,他不屑一顾,不愿去瞻仰。 皇帝台臣询问他,他理直气壮,辩驳如钟。 他俯首羞愧,匆匆离去,身披尘土。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汉滨老父的坚韧、自尊和不屈的精神风貌。他用“操锄沔上”来描述自己的职业,用“不屑瞻仰”来表达他对皇权的不屑一顾。当皇帝台臣前来询问时,他理直气壮地辩护,表现出他的正直和坚定的立场。最后
【注释】 郑玄:东汉末年著名的经学家,官至太傅、高密侯。康成:指郑玄,“康成”是其字。 蚤:通“早”,早。颖:才智过人。 得五马门:指获得《五经》博士的官职。《左传·昭公二十四年》载:“晋韩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恶之。作三行以谋执政。……行成于陈之上宫,简盒、玉磬、大路,朝觐之礼也。”这里借指获得《五经》博士的官职。 勉:勉励。 尊高:地位尊崇。杯崇:指尊贵显赫。温俨:温和恭谨。 闭敛
【注释】宁:人名,此处代指宁氏子孙。管仲:春秋时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姓管名夷吾。割席远歆:古代传说中,管仲与好友鲍叔牙共同经商,分利不分功,后管仲辅佐齐桓公建立霸业,鲍叔牙却隐退山林。后来管仲在临别前与朋友断交时,将席子割为二,以示不再共事。玄寞:指清静、恬淡。玄是黑色,寞是寂寞。 【赏析】宁氏的祖上是管仲的后代。宁氏子孙不贪图富贵,不贪财,甚至不惜割席绝交。因为宁氏的德行已经显现
注释: 1. 介休林宗,行师伯彦:介休县有位名叫林宗的人,他是一位贤德之士。 2. 庐膳常虚:他的住所里总是空着。 3. 躬衣不掩:他的衣着总是不遮挡身体。 4. 察观乾象:他在观察和思考天象时总是充满敬意。 5. 怀珍高卷:他把珍贵的书卷高高地卷起来,以便随时阅读。 6. 有道之碑,扬光竹简:他为那些有道德的人士立下了一块石碑,并在上面刻下了他们的名字和事迹,以弘扬他们的美德。 赏析:
【注释】伯淮:即姜肱。英朗:才智过人。经通纬治:指治理国家有方。抠衣:拜见君主时,俯身于地以手扣地表示谦恭。□使:汉代的使者。图形:在朝堂上画图。幽房:隐居之地。韬被:裹藏好自己的衣物。浮桴:漂浮在海上的小筏子。青州:古代地名,今山东淄博一带。逃世:逃避世俗。 【赏析】此诗为颂扬姜肱之德政而作。诗人通过歌颂姜肱的才智、德行,以及他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精神风貌,展现了一幅理想化的政治领袖形象
【注释】 姜岐:即姜肱,北魏著名隐士。子平:指姜肱。俞俞:安然。守道:恪守常理。功曹:官名,负责文书奏章等事务。致:推荐。托疾:因病推辞职务。尹邮宣救:向官府申诉。牧豕(shǐ):放牧猪群。调蜂:指养蜂。天涯啸傲:在野外高歌长啸。 【译文】 儿子姜肱从小失去父母,他安然地遵循常理。 功曹为他推荐,他因病推辞去职。 因受到逼迫,他向官府申诉。 他像放牧的农夫,调教着蜜蜂,在遥远的天涯高歌长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