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清妙,超绝代俗。
屡辟鸿臣,不瑕皎玉。
万里赴丧,炙鸡茅束。
以力粥饘,安安自足。
诗句释义
孺子清妙,超绝代俗。
“孺子”:指的是年幼者,这里特指徐稚。
“清妙”:指徐稚的品格高尚、智慧出众。
“超绝代俗”:形容徐稚超越常人,与众不同。
屡辟鸿臣,不瑕皎玉。
“屡辟”: 多次被推荐或征召。
“鸿臣”: 大官或名臣。
“瑕”: 缺点或瑕疵。
“皎玉”: 比喻人品高尚、纯洁无暇的人。
万里赴丧,炙鸡茅束。
“万里”: 形容距离遥远。
“赴丧”:前往参加丧事。
“炙鸡”:烤鸡肉,象征食物虽简单却珍贵。
“茅束”:用茅草捆扎,表示朴素无华。
以力粥饘,安安自足。
“力粥”:用力量煮食。
“饘”:稀饭。
“安安自足”:形容生活简朴而满足。
译文
年轻有才,超出尘世;多次被征召为大官,但如同晶莹剔透的美玉一样没有缺点。
万里之遥去参加丧事,只带烤鸡与茅草做的包裹;以力量煮食,安然满足。
赏析
这首诗是徐稚的颂词,赞美其品德和行为。通过描述徐稚的清高、才华、忠诚以及他在艰苦环境下仍保持简朴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徐稚的敬仰和对其人格魅力的推崇。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形象的描述,将徐稚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士人对于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