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省曾
【注释】 1. 凿教金井:凿开一个金井,让天上的阳光照射下来。 2. 小小银瓶挂玉床:在小银瓶上挂着玉石做的枕头。 3. 此是圣人新制度:这是圣人的新制度。 4. 诸宫各院尽相当:各个宫廷和院落都相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洪武皇帝在宫中生活的景象。诗中通过对比,展示了洪武皇帝在宫中的生活与以往不同,体现了他的新制度。 首句“凿教金井受天光”,描绘了朱元璋在宫中凿开金井
【注释】 拟:仿拟、模仿。洪武: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年号。宫词:宫廷中的诗篇,泛指宫廷生活。十二首:这是作者仿照唐代李商隐《宫词》所拟的一组诗。其十二首为《玉楼春》《月华秋色》《夜雨寄北》《柳絮》《梅花三弄》《金缕衣》《瑶台燕》《玉树后庭花》《锦江草》《画堂春》《人日从驾游苑》《大酺》。 金铺玉户:指宫中华丽的门户。 月流辉:月光如水般流泻。 宝座:帝王坐卧的地方。瑶堂:神话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注解】 御苑:皇家园林。初开:刚刚开放。千叶桃:桃花。 紫霞红露缀芳条:紫霞、红露,都是红色的。缀,装饰。芳条,即“花条”,指树枝。 亲插仙妃髻:亲自插在仙女的发髻上。仙妃,指仙女。 要助娉婷百样娇:想帮助美人儿(指宫女)舞姿优美,姿态百种。 【赏析】 这首拟古宫词写春天里皇宫中的景色。首句写御苑中新开的千叶桃,次句写桃花盛开时紫霞红露点缀在树枝上。三句说这朵桃花被插上了仙女的发髻
【注解】: 1. 清萱(qing xuan):萱草,又称“忘忧草”,传说中可以令人忘记忧愁。 2. 碧鬖鬖:形容茂盛的绿色植被覆盖的样子。 3. 兴庆宫:唐代皇宫中的一处宫殿名。 4. 太平天子要宜男:古代帝王希望生育更多儿子,象征国家安定。 【赏析】: 此诗为《拟洪武宫词十二首》之一,作者通过描绘兴庆宫周围的环境,表达了对皇帝希望国泰民安、子嗣兴旺的祝愿。首句“清萱到处碧鬖鬖”以萱草之盛
【注释】 君王:指皇帝。 蚤起视千官:早起查看百官的情况。蚤,早晨。 金灶:古代的一种铜炉,用以煮食物。 凤餐:凤凰的饭食,比喻珍品。 红粉珠盘:以红色、白色的丝线织成或用珍珠缀成的盘子。 擎向手中看:拿着盘中的食物端详,好像在观看珍品一般。 【赏析】 《明太祖实录》卷六:“洪武元年八月,上御朝房,召中书省臣谕旨曰:‘朕夙夜惟思创业艰难,若非祖宗积累,何有今日之业?’”诗中“早”,指“早起”。
【注释】 金铺:指皇宫中的门。翠娥:即皇后。向何处:朝见皇上时,皇后要面向皇帝的床,因此说“向何处”。皇哥:皇帝的美称。 【赏析】 《拟洪武宫词十二首》是明人刘基(青田)的组诗,共十二首。这些作品描写了宫中生活,表现了作者对封建帝王生活的观察和感受。这首诗写宫女在大明宫内争先恐后地描画着皇后。诗中以“金铺日月门将启,诸院争先画翠娥。”起兴,用“翠娥”指代皇后,“六龙床”暗指皇后所坐之床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长春门里清明日,上苑兰风花鸟繁。 - 长春门里清明日:清明节这天,在长春门里,天气晴朗。 - 上苑兰风花鸟繁:上苑里的兰花香气四溢,花儿盛开鸟儿啼鸣,景象繁复。 2. 焚却纸钱啼泣罢,又随龙辇向西园。 - 焚却纸钱啼泣罢:烧掉纸钱后,哭泣声渐渐停歇。 - 又随龙辇向西园:随后跟随着皇帝的车辇向西园而去。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节那天长春门里的景象和人们的活动
寒食今朝杨柳边 寒食节至,杨柳依依。彩绳排挂,秋千竖立,柳丝如烟舞。 纤腰曼妙,云中耸立,宛如仙子游春色,惹得君王唤半仙。 雪霁天晴,深宫冻解,金檐微挂冰条,官家视政归未晚。翠竹轻轻,仰面敲听,二星今夜度灵桥,结锦为楼百尺高。穿罢银针,五色线沉,香亭畔静听,岁月悠悠。 赏析: 此诗描绘了寒食节的盛景,杨柳、彩绳、秋千等元素共同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注释】 晓来:天刚破晓。妆罢:梳妆完毕。凤台:皇宫中的宫殿。五五三三伴结联:五花马、三花鬃,是古代皇帝的仪仗。结联,指把马尾结成彩球。掷金钱:古代的一种娱乐活动。这里指抛绣球。 【赏析】 这是一首宫怨诗。诗人在宫中过着寂寞的生活,每天清晨起来梳洗打扮,等候皇上临幸,但宫女们只能以抛绣球游戏打发时间,这种无聊的消遣使她们难以排遣心中的苦闷。此诗写得含蓄婉转、情意绵绵,富有民歌风味。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通读全诗,了解内容大意,抓住关键诗句,理解其表达的意境、情感和主旨;同时要关注一些重点字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此诗首联写皇帝每天在宫殿里处理国事,“飞龙宝殿”指皇宫中的金銮殿。颔联写皇帝每日都披挂上朝,处理朝政大事。颈联写皇帝每夜都在灯下批阅奏章。尾联说皇帝虽经长期劳累,但毫无怨言,仍勤勉不辍。 【答案】 九五:皇帝年号;飞龙:皇帝的代称;宝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