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吾驺
【注释】 菁莪(jīng é)造士:培养人才。文翁:汉景帝时蜀郡守李冰之子李忠,号“文翁”,在成都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培养人才,使成都平原一带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史称“蜀郡”的繁荣昌盛。这里以“文翁”指代张老师。吴下:即吴国,这里泛指江南地区。阿蒙:指春秋时期楚国贤臣屈原,字原,号渔父、正则子。 【译文】 培育人才的文翁啊,您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如今又有谁能够像您一样
以下是对“七夕宫词四首 其二”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诗句解读: - 辇道频年积绿阴,人间天上两沈沈:辇道是指皇家的道路,常年被绿荫覆盖,如同人间与天空一般沉静。 - 桥边机杼劳相待:桥边的织布机忙碌不已,仿佛在等待什么。 - 何似浑忘去住心:为何能像忘记来去的心一样洒脱。 2. 译文注释: - 辇道:皇家道路。 - 频年:多年。 - 绿阴:树木的绿叶形成的遮蔽物。 - 人间天上
注释: 政好花朝先二日,若同竹醉足千秋。 意思是说,在花朝节的前两日,我们一同饮酒庆祝,就像竹子一样沉醉其中,享受无穷的快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花朝节的热爱和对与朋友共饮的愉悦之情。 飞杯莫作人间问,细雨疏灯到上头。 意思是说,不要让飞来的酒壶引起世人的注意,让我们在细雨和微弱灯光中尽情享受这片刻的欢愉吧。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想要在不被打扰的情况下,与朋友们一起畅饮,度过美好的时光。 赏析:
注释:梧桐树上,雨声如秋。芦荻沙沙,仿佛渔舟在江上摇动。不知道前面的路通向何处,但心中却有远方的行客来寻找同伴。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秋夜江边的诗作。首句“梧桐夜落雨声秋”,用梧桐落叶、秋雨纷纷的画面营造一种深秋的气氛,同时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的孤独。第二句“芦荻萧萧响钓舟”,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边夜景,渔船在芦苇丛中摇曳,传来阵阵芦荻的声音。第三句“前路不知行客往”
注释: 虚亭面面醉湖光,闲步登台瞰大荒。 日暮衔杯忘去住,芦花浅水是吾乡。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画中所见的景色和心境。 译文: 站在这空无一人的亭子上,我沉醉于眼前的湖光山色之中。 我悠闲地漫步登上平台,俯瞰那广袤无垠的大荒之地。 太阳落山时,我喝着酒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只觉得这片芦花浅浅的水就是我的家乡。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画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一幅宁静、美丽的自然风光画面
何吾驺的《七夕宫词四首 其一》是一首描绘七夕夜晚景象的诗。下面将按照要求,逐句解释这首诗,包括其关键词和注释以及最后的赏析: - 昭阳月冷浸云和:这里的“昭阳”通常指的是宫殿或皇宫,而“月冷浸云和”则形容月亮的清冷与天空中云朵的柔和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美丽的夜景。 - 阁道双星望里过:这里的“阁道”可能指的是宫廷中的回廊或是桥梁,连接着不同的空间;而“双星”可能指的是明亮的星辰
注释:在长安竹屿,邀请各位好友来饮酒作诗。 寒食节的春天,景色宜人,让人忍不住沉醉于美酒之中,不想醒来。但是还没有遇上凉爽的雨滴,使得苍茫烟雾更加浓重。 突然间,空寂的台阶上传来一阵新的雷电声,让我不禁放声长歌,感慨时光飞逝。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长安竹屿与友人相聚时所作。前两句描绘了春明时节的景象,诗人沉醉于美酒之中,不想醒来。后两句则是诗人突然听到新雷电声,感到时光飞逝,不禁长歌
【注释】竹屿:地名,在今安徽休宁。诸子:指友人。琅玕:美玉名。淇园:地名,在今河南汲县,相传是卫国公子州吁之邑。 【赏析】《唐诗纪事》说:“(李)白少居嵩、颍间,有逸兴,多豪情。其诗以五言古居多,兼长七言。”这首诗就是他少时的作品,风格豪迈,想象丰富,语言流畅,富有音乐感,堪称“七言歌行”中的佼佼者。 首句写竹屿的竹经冬雪而未凋残,说明诗人对竹的喜爱之情;二句写春风来临,竹又发出新芽
注释: 柳馆漫作:随意在柳馆写下诗篇。 窗前风送每幽兰,堂上孤吟竹色寒。 每:经常,时常。 却倩东方支麈柄,近迁司马作衙官。 却倩:请人代为。 支麈柄:指拿着拂尘指挥。 司马:官名。汉末曹操曾封魏王,其孙曹丕称帝时追尊其为武王,庙号太祖;子曹睿为烈祖,即魏武帝。司马是曹魏王朝的官职。这里指代曹睿。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首句写自己经常在书房中吟咏《兰亭集序》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掌握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内容来判断正误。这是一首送别诗。第一句“入洛芳名满帝畿”点明了地点、时间以及人物,洛阳是当时的政治中心,诗人在这里名声大振,被世人所熟知。第二句“霜寒梧叶雁孤飞”,描写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第三句“送君先作江南梦,庾岭梅花到客衣”,诗人用庾岭的梅来表达对朋友的祝福和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