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吾驺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御赐菊露清 - 这句诗描绘了皇家赐予的菊露的纯净和清澈。 2. 东篱漫拟摘如金 - 诗人在想象中尝试去采摘像金子一样珍贵的菊花,但实际并未真正达到这种效果。 3. 未识皇家秋色深 - 诗人没有真正理解皇家秋天的景色之深沉和丰富。 4. 满酌黄花元是露 - 诗人用满杯酒来比喻菊花,暗示酒里也含有菊花的芳香。 5. 九瓶天上一般斟 - 诗人将这九瓶酒想象成天上的仙酒
流萤和野火进入寒冷的原野,潮涨潮落我独自沉默无言。 不要在春风里争论花朵的多少,深夜花瓣飘落总是芳香的灵魂
注释: 咏史:这首诗是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通过描绘他们的事迹和遭遇,表达了对他们的崇敬之情。 槜李:古地名,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境内,是历史上的一个著名战场。 没霸图:没有实现霸主之志。 扁舟清梦几时苏:扁舟,即小船;清梦,即美好的梦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诗人曾经梦见自己乘坐小船在五湖(指太湖)上畅游,但醒来后却发现现实并没有改变。 廿载艰危日:廿,二十的意思;艰危,即艰难危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峡山杂咏十三首·其一·振衣亭 何吾驺笔下山水意境与哲理探讨 1. 诗句原文 颇笑葛洪时,求为勾漏令。 若早见瑶林,应无炼丹井。 2. 译文解析 何吾驺在《峡山杂咏十三首·其一·振衣亭》中,以精炼的词句表达了对古人志向和行为的赞美。其中“颇笑葛洪时”指的是对葛洪时期的嘲笑,葛洪是古代著名的道教学者;“求为勾漏令”则意味着追求成为勾漏县令,勾漏是古代的一个地名
峡山杂咏十三首振衣亭 先民有高怀,振衣誇千仞。此意达者知,举步何远近。 译文: 在这座高山之中,先人们的胸怀如同振衣一般,直冲云霄。他们追求的不仅仅是眼前的荣华富贵,而是内心的高远和超越。这种精神,只有那些真正达到心灵自由境界的人才能够理解和感受到。因此,无论我们身处何处,都应该保持一颗宽广而坚韧的心灵,去追求更高的理想和目标。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先人们在高山之上振衣高歌的场景,寓意深远
诗句如下: 先民有高怀,振衣誇千仞。此意达者知,举步何远近。 译文如下: 古人有着崇高的情怀,他们振衣高举,挑战着千丈之高的高峰。 只有那些心灵豁达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这种精神,他们的每一步都充满了对远方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如下: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古代志士的形象。诗中的“先民”指的是那些有着崇高胸怀和远大志向的人们,他们不畏艰难险阻,敢于挑战自我,追求更高的境界
【注释】 圣寿:皇帝的圣寿。赐文绮:赐给华丽的丝织品。锦身:锦衣,即华服。依日月光:比喻受到天子恩泽。呼嵩:指对皇帝的称呼。嵩山为五岳之一,故称皇帝为嵩。满祝:满腔祝愿,充满敬意。五云觞:以五色云彩装饰的酒杯。 【赏析】 《圣寿赐文绮》,唐代诗人张九龄作。此诗写皇帝赐予诗人锦绣华服和美酒,并希望诗人能为朝廷效力。首句“圣寿赐文绮”,直接表明皇帝赐予诗人华丽的丝织品,这实际上是一种笼络的手段
【注释】: 振衣亭 : 位于浙江绍兴,相传为晋代山阴令王羲之洗笔处。 鸣珂 : 古代用马络头上的金饰,这里指车骑。帝子,皇帝的儿子,这里指东晋的谢安。 伐木 : 《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伐木,即伐木声,这里用来描绘山中寂静的景象。 嘉宾 : 指山中的隐士或道士。 人间会 : 指世俗的人世间,这里指世俗的宴会。 山花 : 山上的野花,这里用来比喻自然美景。几度春 : 多次地
注释:秦始皇像釜中的鱼一样被看轻,打开殿门却用匕首杀死了秦的皇帝。合纵六国有何用处?学士们空悲剑术疏。 赏析:诗人借古讽今,对秦朝统治者的昏庸和残暴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同时暗指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左,不图恢复中原,而只是苟且偷安,空悲国事日非
注释: 1. 这首诗是诗人在峡山杂咏十三诗中的第十三首。 2. 诗句描述了洞箫的声音清冷而悲伤,铁笛的声音缓慢而凄惨。 3. "夜深试一闻",表示诗人在夜晚尝试聆听这种声音,以寻找心灵的宁静。 4. "千岩万壑淡",形容声音的悠长和深远,仿佛穿透了千岩万壑,给人一种淡泊明志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独自聆听洞箫和铁笛的声音,感受其清冷、悲凉与深沉的特点。通过对这两种乐器声音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