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吾驺
【注释】 五十八回:这里指五十八个春秋。于今:到现在。自繇:自由,随意。未用:不曾使用过。宾朋:朋友。吟:作诗。赏:欣赏。腹如老鹤:像一只老鹤一样肚子空空的。老鹤:比喻有才德的人。无多啄:不随便吃食。无多:不太多。质似灵槎信所浮:像神船“槎”一样,随它漂浮到哪里就去哪里。槎(chá):神船名。百二:一百零二。《史记·高祖纪》中说:“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乃以沛公为王,王梁地
乍一进入初秋的梧桐树,暑气残留还未消散。何况正当暮雨之时,一起靠在栏杆上。 高朋雾气露珠滋养润泽,野老尊酒不肯尽欢。 蜡屐非安石卧榻之物,绨袍宁为范生所寒。 羊城后夜如占卜梦境,榄水还来就钓竿。 【译文】: 初秋时节,我刚刚步入梧桐树荫下,暑气仍未完全消散。何况正当暮雨之时,我们一同倚靠在栏杆上。 高朋们如同雾气和露珠般滋润着彼此,而年迈的乡野老者也不肯尽兴畅饮。
将访云淙先此寄讯陈秋涛宗伯 诗句释义: 1. 曙海明霞高可餐,未邀寓目识松颜。 黎明的海面上,明霞映照得如食物般诱人,尚未邀请他人来观赏便已经让人认出了松树的面容。 2. 可知景在三山外,最忆春深五柳间。 可以知道风景在三座大山以外,最怀念的是春天时五柳间的景色。 3. 过客停鞭花底缓,飞仙洗酌月中还。 路过此地的客人停下马车休息时,花朵底下十分宁静;如同飞仙一样在皎洁的月光下饮酒沐浴。 4.
《花朝寄怀欧嘉可谢伯子黎美周诸子:言念去岁同游宝莲,正今日也后晤何地可期》 去岁兹晨共访僧,夜深犹借佛前灯。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深夜探访僧人的情景,强调了共同探访的深厚情谊,即使时间已晚,仍不忘借助佛前的灯光继续前行。 但令作偈应无住,独喜吟诗得未曾。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认为作诗无需拘泥于形式,而应自由表达心声;同时,吟诗的乐趣在于不断的尝试和创新。 芳坞莺声春似故
【诗句注释】 ①庚辰:指元日,即农历正月初一。 ②驰骏:指骏马奔驰。 ③花甲:指人的八十岁。 ④闰正春:指闰年的正月。 ⑤闲看灯:闲适地观赏灯会。 ⑥年逐物华新: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一年又一年地更替更新。 ⑦上珍:指珍贵美味的食物。 ⑧饱食:吃饱。 ⑨狂叟:指狂放不羁的老人。 ⑩海国芹甜:比喻海上的芹菜味道特别甜美。 ⑪碧天如洗:形容天空晴朗洁净。 ⑫绝纤尘:没有纤尘,指非常清洁。 【译文】
《诗解》云:此为庚辰年(1470)初度之作。首四句谓己已(1460)年过四十,知非而复是,总无是处对前贤,意谓才识不足,不能如前贤之明;京华半作人间世,湖海空欣秋水篇,言己虽入朝为官,亦不过如人间世中之人,而湖海之间,又岂能如前贤之文章、秋水之清澄? “已许佛身宁有佛”两句,谓己虽已得佛身,但犹未悟佛理。而欲鞭仙驭倘非仙,则谓己尚欲追求仙道,但又不能成为真仙。 谓平生心血黄扉后,假寐犹依日月边
诗句如下: 越南不数蔗浆寒,别有燕支露可餐。 这首诗的译文是:越南没有像甘蔗那样甜的饮料,但有一种叫做燕支露的饮料可以品味。 七天内不必急着回到上国,因为千林仍自望长安。 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诗人何吾驺在诗中描绘了越南独特的风景和风俗,让人仿佛置身于异国他乡。诗中的“燕支露”是一种独特的饮料,据说口感独特,令人难以忘怀。这种饮料虽然不像甘蔗那样甜,但却有着独特的魅力,让人陶醉其中。
篱菊 寄质东篱戏晓姿,怀情殊异早春枝。 经营先艺栽花地,密护常多处暑时。 白瓣频惊丝鬓改,黄英犹恐露槐悲。 若论细细浓开意,靖节归来有所思。 注释: 1. 篱菊:指篱边菊花。 2. 寄质东篱戏晓姿:把菊花托付给东边的篱笆,让它在清晨展现姿态。 3. 怀情殊异早春枝:内心情感与春天的花树枝桠不同寻常。 4. 经营先艺栽花地:精心培养和栽种花木的地方。 5. 密护常多处暑时:细心地保护它
我们逐一解读这首诗: 1. “不到纶扉到竹扉”: - “纶扉”通常指的是朝堂的门,这里用来形容朝廷。 - “竹扉”则指的是竹林的门,代表着隐居或归隐的生活。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在朝廷,但内心向往的是一种远离尘嚣、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 2. “邮筒千里梦来稀”: - “邮筒”是古代用来传递书信的一种工具。 - “梦来稀”意味着梦中的书信很少。 - 这个意象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丁丑生日二首 尘世悠悠叹聚沤,道人珍重此身留。 尚存一息修千劫,未论长生到十洲。 晓沐篆烟随境寂,午趺禅诵爱林幽。 只饶一著凭先手,急水滩头渡小舟。 注释: 尘世:指人世间。悠悠叹聚沤:感叹人生如聚沤般短暂易逝。道人:僧人。珍重:珍惜。此身:自己的身体。一息:一口气。修:修炼,修行。千劫:一千年。未论:不必说。长生:永生。到:达到。小舟:小船。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