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廷锡
【注释】陶子师:陶潜字渊明。昌化:今属浙江省,古称余姚。“木棉花发”句:用《后汉书》张俭事作典,见《搜神记》。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送友人陶潜赴任昌化时所作。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开头两句写崖州图画,接着写穷荒之地的景色。“况复”,更何况,又何况。“日边”,日中或日边,这里指海南岛。“道险”,道路险峻,难以行走。“山水趣”,山水的乐趣,即山青水秀之美。这两句说:崖州的图画便让人感到凄然
【诗句释义】 1. 城西秋望:在城外的西面,秋天的时候站在高处观看远方的风景。 2. 井梧庭竹已秋风:井边的梧桐和庭院中的竹子已经感受到了秋风的吹拂。 3. 唯有登临兴未穷:只有登上高处,兴致才会不减。 4. 高阁三层烟树里:高高的建筑上有三层,烟雾缭绕,树木葱郁。 5. 青山半角夕阳中:山的一部分被夕阳映衬,景色美丽迷人。 6. 一行雁齿斜城界:一排排雁排成直线,斜插在城界的中间。 7.
涿州 远树微茫缀碧空,范阳驿畔塔铃风。 惊回驴背江南梦,恍似金山落照中。 注释:在涿州的地方,远处的树木显得非常模糊,点缀在碧蓝的天空下。在范阳驿的旁边,风铃随风摇晃,发出清脆的声音。这声音惊醒了诗人的驴子背部的梦境,他仿佛回到了江南。这种感觉让他恍惚地想到了金山的落日景象。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涿州地区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内心体验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注释: 得邵甘来中州信感赋 昔年郊野逐行旌,马上风烟今古情。 枯木远当人面立,白云低向屋头生。 召陵地僻初无县,博浪沙横旧有城。 零落雄图同怅望,驿亭为我觅题名。 译文: 当年在郊外追逐战旗的情景,如今只能在马上回味那遥远的历史。 枯树高耸如同人的面部,而白云低垂仿佛要落在屋檐上。 召陵这个地方偏远,最初并没有设置县城,而博浪沙的城墙依然横亘在那里。 那些曾经辉煌的志向如今都已落寞
和子逸夜坐韵 蘋末风生白葛轻,小庭景物又秋声。 注释:秋天的夜晚,微风吹动着白葛布的窗帘轻轻飘动,院子里的景物在秋风中显得更加萧瑟凄清。 相看酒户随年减,剩有诗怀入夜清。 注释:看着窗外的酒户,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减少了,但仍然保留着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使得夜晚的心情变得更加宁静清澈。 荷叶翻时珠露泻,豆花香处乱蛩鸣。 注释:荷叶翻滚的时候,晶莹的露珠洒落下来,散发着淡淡的豆花香
松萝良有托,葛蔓亦有依。 丘中一贫士,四海无所归。 日饮涧中水,朝采山上薇。 天寒水结冰,年深薇渐稀。 浩吟《悲哉行》,君子其庶几。 游鱼跃池乐,苑马腾枥肥。 岂知鸿鹄志,不逐燕雀飞
西北多高田,种花亦种豆。 夏至二十日,播植唯其候。 刈草复治秽,深耕还浅耨。 疏根欲其干,粪土欲其厚。 望荚成二七,不先亦不后。 谁知入五月,雨下大且骤。 豆苗未盈寸,披靡倒若蹂。 水浸及湿蒸,空败不可救。 绵连势更甚,长草如长寇。 戽水倏复盈,筑岸旋已仆。 浩歌《南山诗》,酌酒聊自酹
庭中多草莱,阶下多松竹。 朝取炊晨餐,夜拾煮夜粥。 松竹易以尽,草莱生不足。 朝持百钱去,暮还易一束。 湿重不可烧,漉米不能熟。 八口望曲突,嗷嗷叹枵腹。 前月山中行,山木犹簇簇。 今从山下过,遥望山尖秃。 农民无以爨,焚却水车轴。 田事更无望,拆屋入城鬻。 鬻之富贵家,可以烂鱼肉
荒畦种蚕豆,小圃栽萝蒿。 蒿长豆荚大,摘采宁辞劳。 驱愁似避疟,寻乐如追逃。 缅怀一亩宫,犹是先人膏。 一时功名意,于我吹鸿毛。 清晨石上立,爽气西山高
画竹不如真竹真,枝叶易似难得神。 风晴雨露皆有意,子瞻与可无其人。 去岁辟地栽新竹,枝叶离披覆茅屋。 竹梢枯劲竿清瘦,久久可以医吾俗。 昨夜雨过月上时,壁上掩映青青枝。 张子对之无一语,淋漓泼墨发异思。 淡烟轻雾笔底生,枝枝尽带风雨声。 移向乾明寺中挂,壁石好撰张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