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用锡
郑用锡,漳泉械斗纷起,撰〈劝和论〉开导村民,又挺身劝解,获保全者不少,逝后于同治十一年(1872)获祀乡贤祠中。 道光十四年(1834)曾与堂弟郑用鉴合撰淡水厅方志,后世纂修者多以此为基础;又著有《周礼解疑》、《周易折中衍义》。 咸丰元年(1851)开始修筑「北郭园」,此庭园遂成为北台重要的文学据点。 郑氏工诗文,诗歌内容小至杂物微咏、个人心绪、家庭琐事、园林赏玩、交游酬答,大至反映社会现象
堑垣因粤匪掠争,民食不足,时适唐升庵司马赴艋,诸绅驰商禁口,从之;乃瓜代者至,惑于他说,旋
我本乾坤一腐儒,微言敢许动当途。 为防枵腹伸乡约,谁绘流民达上都。 升斗价腾民怨沸,舟车禁弛佐情趋。 如何学得狙公法,朝夕纷更作远图
荏苒
荏苒光阴已七旬,依然牖下若吟身。 得归闾里原为福,能守田园敢说贫? 缄口不谈阿堵事,抚怀自愧葛天民。 如何结习留文字,犹有青灯未了因
余年四十五,眼已花矣,近复能灯下作小楷
自笑看花雾里同,此心如镜倩谁砻。 精神敢诩仍无恙,世界何因更发蒙。 岂有金鎞能刮目,幸看银海已回瞳。 老天怜我耽书癖,为放光明在此中
自夏至冬,得痒疾,夜辄不寐
莫道无关事,爬搔已切身。 如何成小癣,竟夕大劳神。 岂有形相隔,何曾技未伸? 不胜虮虱感,下界耻称臣。
秒夜感怀
秋色平分日,园亭迹渐稀。 风凉时入榻,露冷夜侵衣。 萤火流三径,虫声唧四围。 况当人意懒,旅雁月明归。
邻花居即事二首
日月双丸弹,春秋一草庐。 寄身无别业,退老此幽居。 庭静花添韵,窗阴竹补虚。 有时成午梦,亦自到华胥。
景孙丧妇作
才得司中馈,翻教泪暗潸。 南园真蝶幻,东海有鱼鳏。 别汝时何速? 怜他命太悭! 独看天上月,破镜不重还。
中秋日黄蜂集木兰花作
似择乐郊适,飞来近草堂。 寻花期酿蜜,引队解尊王。 蚁聚嘲封垤,蜗争笑画疆。 分甘吾赖尔,采采木兰香。
林鹤山观察
四方男子志,今更挂桑弧。 天上诞麟种,人间浴凤雏。 共夸田得玉,早叶梦投珠。 清福知谁享,孤山一幅图。
诸君赠诗,作此答之
纵得江郎笔,难生五色花。 无端髭屡断,枉费手频叉。 劳尔珠玑赠,增予瓦砾嗟。 敢云诗律细,箸作称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