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用锡
古屋隔尘寰,孤亭屹此间。 有风皆入座,无壁怕遮山。 列岫凌空接,浮云入望间。 青苍松柏在,我亦泪潸潸。
壁立千峰拱,危楼独向东。 建瓴檐注雨,涵镜月当空。 户牖堪延爽,亭台此最中。 晓来高处望,红日正瞳瞳。
鸩毒来西土,斯人何久迷。 阿房三月火,函谷一丸泥; 能使心肝黑,全令面目黧。 昏昏成世界,竟认作刀圭。
一卷尧夫集,同为击壤声。 雕虫嫌尚小,画虎恐难成。 藉以娱衰老,奚堪起后生。 他年投圊好,月旦任讥评。
救邻宜惠籴,王政已推详。 深愿舟多泛,其如户鲜藏。 取鱼愁竭泽,割肉笑医疮。 为语关津客,防饥念故乡。
不出门庭外,潜修托草茅。 丹铅谁默契,文字几知交? 努力传家学,游心在典爻。 退闲无一事,吾岂等悬匏!
识途推老马,得驭定为良。 幸有前车鉴,当无覆餗伤。 官箴重柱石,民命固苞桑。 九鼎群奸铸,相期化日光。
老至偏多难,生民涂炭时。 盛衰无定局,今古一含悲。 大地鸱鸮恶,高堂燕雀嬉。 万牛回首日,梁栋要人为。
郑用锡,漳泉械斗纷起,撰〈劝和论〉开导村民,又挺身劝解,获保全者不少,逝后于同治十一年(1872)获祀乡贤祠中。 道光十四年(1834)曾与堂弟郑用鉴合撰淡水厅方志,后世纂修者多以此为基础;又著有《周礼解疑》、《周易折中衍义》。 咸丰元年(1851)开始修筑「北郭园」,此庭园遂成为北台重要的文学据点。 郑氏工诗文,诗歌内容小至杂物微咏、个人心绪、家庭琐事、园林赏玩、交游酬答,大至反映社会现象
郑用锡,漳泉械斗纷起,撰〈劝和论〉开导村民,又挺身劝解,获保全者不少,逝后于同治十一年(1872)获祀乡贤祠中。 道光十四年(1834)曾与堂弟郑用鉴合撰淡水厅方志,后世纂修者多以此为基础;又著有《周礼解疑》、《周易折中衍义》。 咸丰元年(1851)开始修筑「北郭园」,此庭园遂成为北台重要的文学据点。 郑氏工诗文,诗歌内容小至杂物微咏、个人心绪、家庭琐事、园林赏玩、交游酬答,大至反映社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