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友仁
广文当日官虽冷,可奈才名振世何。 他日君家须炙手,而今聊复雀堪罗。 注释:广文馆的官职虽然清苦,但是才华横溢的名字却能传遍世间。未来你将声名远播,如同炙手可热一般;但现在我只能像一只小鸟,默默无闻。 赏析:这首诗是宋代米友仁的作品《题大姚山图三首》中的第一首诗。诗中表达了米友仁对自身才华的自信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现实的无奈。他用“广文”一词来指代自己在广文馆任职时的职位,虽然看似清苦
注释: 老年时仍然喜欢管城子,更爱江上山青。 武林秋高晓欲雨,正像这画中的云冥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大姚山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山水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首句“老年尚喜管城子”,以管城子喻指管城老,意在表明诗人对管城的喜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管城的尊敬和怀念。次句“更爱好山江上青”,表达了诗人对山的喜爱,同时强调了江上的青翠色彩。第三句“武林秋高晓欲雨”,描绘了秋天早晨武林山上的景象
【注释】霄壤:指天地。 千千万万山:形容山多。东南:指南方。熟跻攀:熟悉攀登。古人:前人。作语:创作诗词。咏不得:不能歌颂。我寓无声缣楮间:我的诗寄寓在无声的绢帛之间。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自题山水之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首联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通过对山河数量的夸张,展现了大自然的宏伟与壮观。颔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人无法歌颂自然美景的遗憾之情
【注释】: 山气最佳处:山中云雾缭绕的最好的地方。 卷舒晴晦云:形容云雾时而升腾,时而散开。 心潜帝乡者:心中潜居在天帝所居的地方的人。 乘彼君:驾着那辆车。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用“卷舒晴晦云”来描写云雾的变化,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诗人通过描绘云雾的变幻不定,表达了自己内心世界的丰富多样;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的追求和渴望。 首句“山气最佳处”点明题意
注释: 翰墨风流冠古今,鹅池谁不赏山阴。 此书虽向昭陵朽,刻石犹能易万金。 译文: 笔墨才华冠绝古今,谁能不被山阴的美景所吸引? 这本书虽然已经腐朽,但仍然有价值,可以换得万金。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书的诗句,表达了对书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中的“翰墨风流”指的是书写的文字优美流畅,如同春风拂面;“鹅池”指的是美丽的景色,如诗中所说:“鹅池谁不赏”。而“此书虽向昭陵朽
注释:三茅山的洞天别有一番景象,我想要在山中隐居,摒弃世俗的纷扰。经过不断的修炼和积累功德,我终于有了升迁的机会,成为了地上的仙人。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大姚山图前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想要在山中隐居,追求长生不老的愿望。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道教修炼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高远,情感真挚,是一幅描绘道士修行生活的优美画面
秀轩 山气与湖光,四时足殊秀。 我识轩中人,是为益三友。 注释: 秀轩:指美好的居所或雅致的建筑。 山气:指山林的雾气。 湖光:指湖水和天空的景色。 四时:四季。 殊秀:特别美丽。 我识轩中人:我认识的是轩中的那个人。 是为益三友:这是益友三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赞美自己的书房。诗中描绘了书房周围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同时
注释: 密密万山重,一派哀湍泻。 此志入瑶琴,当有知音者。 译文: 重重的山脉密密重叠,一条悲伤的水流急冲而下。 我的愿望如同这把瑶琴一样,定会有人理解并欣赏
结庐人境羡陶潜。车马不来喧。胜处自多真趣,飞鸟日相还。 心既远,地仍偏。见南山。手持菊颖,山气常佳,欲辨忘言
阑干倚处。戏裁成、彭泽当年奇语。三径荒凉怀旧里,我欲扁舟归去。鸟倦知还,寓形宇内,今已年如许。小窗容膝,要寻情话亲侣。 郭外粗有西畴,故园松菊,日涉方成趣。流水涓涓千涧上,云绕奇峰无数。窈窕经丘,风清月了,时看烟中雨。萧然巾岸,引觞寄傲衡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