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注释】 望江南:词牌名。六首,指《望江南·湖上清明薄游》六首。湖塘:水塘。 清明忆,风景最湖塘。——怀念的时节,最令人难忘的是清明时节湖上的风光。 新水暖香浮笋市,乱山晴翠落鱼床。——春水初涨,水面温暖,水中生长的竹子散发出阵阵清香;远山在阳光照耀下一片苍翠,山上山下,到处都是碧绿的草地和野花;太阳斜照,酒旗飘扬于湖边,映衬着这美丽的景色。 【赏析】 本篇是作者在清明节怀念湖上清明美景所作。
诗句原文: 望江南六首其五清明忆,谢墅步头船。翠管银罂杨柳海,画帘团扇丽人天。花压锦帆偏。 注释: - 清明(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春季,是扫墓祭祖的日子。 - 忆:回忆,怀念。 - 谢墅:地名不详,可能为作者家乡或曾经游览之地。 - 步头船:一种小船,可能是在湖上或河上乘坐的小舟,用于游览。 - 翠管:绿色的笛子或笙。 - 银罂:银色的瓶子。 - 杨柳海:形容柳树众多,形成一片海洋。
【注释】 柯山:地名,在今江西上饶县。 榼(kē):酒樽、酒器。 桃花水口:指桃花潭。潭在安徽泾县西南20公里。 鹭鸶:鸟名,生活在湖泽地带。 【赏析】 这首诗写江南清明时节的景色和作者与友人相会的情景。前二句点出地点,后两句是诗人与友人相会时的情景。全诗以轻快流畅的笔触勾画江南清明时节的优美风光,抒发了诗人对好友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 首句“望江南六首 其四”是题名,表明这是组诗中的第四首。
【注释】 《望江南》是唐教坊曲,属“大石调”。此词为《望江南》六首的第二首。词中以清明时节为背景,借对西湖景色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杭州西湖风光的词。词人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描叙,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上片写清明时节西湖之景。清明时节,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湖面上波光粼粼,柳树婆娑
【注释】 望江南 六首 其一 清明(qiónɡmínɡ)忆,老屋傍霞(huá)川。 十里(shílǐ)酒香村店笛(dí),半城(bàn chén)花影估人船(ɡǔ)。 水阁(ɡuō)枕书眠(mián)。 【赏析】 此词是一首写清明时节怀旧的词作。上片“清明忆”,点出题目,说明作者在清明这天怀念旧居。下片“水阁枕书眠”是全词的核心句,表现了作者在清明这一天,思念亲人,独处一室,闲情逸致
望江南六首 其六 清明忆,来往鉴湖中。 笠影轻衫红杏雨,茶烟小艇绿蘋风。 回首恁匆匆。 注释:在清明节的时候怀念,来回在绍兴鉴湖中。 笠子的影子轻轻的,穿着红色的衣裳,在杏花飘落的雨中行走;茶香和烟雾在小船上飘荡,绿色的水草随着微风摇曳。 回想起来,你总是匆匆忙忙。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清明时节,回忆起与友人在鉴湖中的一次相遇和离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解答时,需要结合诗歌内容、写作背景、手法技巧、情感主旨等方面分析。 (1)“山居好,胜事总关情”,首句写山居之乐,次句写山居之趣。这两句是全诗的纲目。山居之乐在于“胜事总关情”,这是对上文“胜处”的具体解释。诗人在润州银山寓居,这里环境清幽,物产富饶,风景优美,他十分喜欢这种生活。 (2)“晓起卷帘望海色,午眠支枕听江声”,写山中晨夕之美。诗人清晨起来拉开窗帘
【注释】 “寓居”:寄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市。银山,即金山。“慨然”:心情舒畅的样子。“好”,形容词,喜欢;“清幽”:清新而幽雅。“狎”:亲近、亲昵。“狎鸥鹭”:《庄子·秋水篇》载大鹏与鸟雀同飞,为鸟雀所笑。这里泛指隐逸者与自然相亲。“醉”,醉意盎然;“樵子”,樵夫。《庄子·让王篇》载孔子见老聃(老子),曰:“丘也闻老聃(老子)于畏垒之阳,立不教,坐不议,虚室生白,吉祥止矣
【注释】: 山居好,泉汲老僧家——山居的好啊,泉水从老和尚家取。 拾取檐前风堕叶,摘来树上雨前芽——拾取檐前风吹落的叶子,采摘树上雨水滋润的新芽。 活火旋烹茶——用炉火烧着水壶煮茶。 译文: 住在润州银山,心中充满对山居生活的喜悦,偶尔写了几首歌:在山中居住多么快乐啊,我从老和尚家中汲取泉水;我拾起檐前随风飘落的树叶,摘下树上刚经雨水滋润的新芽。我用炉火烧水烹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
【注释】 山居好:山中的住所很好。 景色最新奇:山中的景色最美丽。 引客:招徕游伴。 杨柳绿:杨柳发青,春天来临。 催人耕:催促人们耕作。 鹧鸪啼:鹧鸪鸟的叫声。 载酒最相宜:载酒最适宜。 宜:适宜。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山居生活情趣的小令,抒发了作者对山中生活的热爱之情。首句“山居好”直抒胸臆,表明了自己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二、三句写山中美景,描绘出一个生机盎然、风景如画的山中世界;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