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忆,晴日跨湖桥。
堰下田家分翠麦,柳边亭子上红箫。
到处好停桡。
【注释】
《望江南》是唐教坊曲,属“大石调”。此词为《望江南》六首的第二首。词中以清明时节为背景,借对西湖景色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杭州西湖风光的词。词人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描叙,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上片写清明时节西湖之景。清明时节,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湖面上波光粼粼,柳树婆娑。
清明忆,晴日跨湖桥。
堰下田家分翠麦,柳边亭子上红箫。
到处好停桡。
【注释】
《望江南》是唐教坊曲,属“大石调”。此词为《望江南》六首的第二首。词中以清明时节为背景,借对西湖景色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杭州西湖风光的词。词人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描叙,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上片写清明时节西湖之景。清明时节,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湖面上波光粼粼,柳树婆娑。
【注释】 (1)浣溪沙:一种词牌名。十首,即《浣溪沙》的变体。“十”是虚数,不是实数。 (2)罥户:指挂在门上或窗上的蛛网。蛛罗镂细尘:指蜘蛛结网时留下的细丝灰尘。 (3)红栏:红色的栏杆。流莺:即流黄莺、黄莺。 (4)暮雨玉箫声:傍晚时分,如玉箫般婉转的雨声。玉箫,乐器,用玉石制成的管乐器。 (5)柳絮:柳树的种子。惯飞:习惯于随风飘荡。连日暖:连续好几天都很温暖。 (6)桃花娇助晴
侧侧轻寒搞臂纱,梳妆才妥上香车。 小红帘外即天涯。 憔悴一春常惜别,归来燕赖问桃花。 日长何况更思家。 注释: 1. 侧侧轻寒搞臂纱 - “侧侧”形容风的轻柔,“轻寒”说明天气微凉;“搞臂纱”指轻轻摇晃着手臂,像是要穿过薄纱一般,形象地描绘了微风拂过的景象。 2. 梳妆才妥上香车 - “梳妆”指的是整理妆容,“才妥”表示刚刚完成,而“上香车”则暗示准备乘车去往某个地方,可能是一种出行的准备。
诗句: 睡燕炉香袅午丝,碾茶声里卷帘迟。 译文: 在炉火旁睡着的燕子和袅袅升起的香烟,碾茶的声音中缓缓地拉开窗帘。 注释: 1. 睡燕:指在炉火旁熟睡的燕子。2. 炉香袅:指的是在炉边燃烧的香味。3. 午丝:指的是中午时分的光线。4. 碾茶:指用碾子磨碎茶叶。5. 卷帘迟:指打开窗户的时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日常生活的小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的午后场景。诗人通过炉火旁的燕子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作答本题,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意思,然后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来分析概括。 “浣溪沙”是唐教坊曲名,调见《乐府诗集·歌辞一》入“大石调”。《花间集》有《浣溪沙》十首。李珣的《浣溪沙》多写闺中情思,以绮丽的语言,委婉细腻地表现了女子对爱情的渴望。其词多以艳情为题材,风格绮丽,情意缠绵。本篇为其中之一。 第一、二句:“暖日纱窗倦绣天,绣床闲伴玉狸眠。”
下面是对这首《浣溪沙》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诗句原文: 画格屏山六扇齐,妆成凝坐只弹棋。绣檀熏罢又添衣。 蝴蝶自来还自去,蔷薇架上日频移。一春长是翠眉低。 译文: 画格屏风上,排列着整齐的六扇画格,她梳妆完毕,静静地坐着,只忙着下围棋。香炉中的香料已经燃尽,她又开始添衣服。 蝴蝶从窗口飞进飞出,像往常一样,在蔷薇架上忙碌地移动。春天里,她总是低头沉思,似乎心事重重。 赏析:
诗句释义 1 正消魂、故园烽火,天涯犹惜春晚。:正在因家乡战乱而感到极度悲痛和失落之时,春天的傍晚仍然让人感到珍惜。烽火象征着家乡的战事,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忧虑。 2. 客怀无赖寻花醉,寂寞自来僧院。:由于思乡之痛,诗人寻找着可以让自己沉醉的东西(可能是酒),但最终发现这种寻求只是徒劳。在僧院中,孤独与寂寞相伴。 3. 禅榻畔,但破帽、茸衫留得高阳伴。:在僧人的禅床上
浣溪沙十首 其六 手叠红笺报玉郎,日长无那理残妆。 恹恹瘦损过时光。 镜槛花沾螺篆重,绣帘风逗燕泥香。 干卿甚事费思量。 注释: 1.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小庭花”、“秋娘青”、“谢秋娘”等。双调,五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2. 其六:指《浣溪沙》组词中的第六首。 3. 手叠红笺报玉郎:用手把写满字的红色纸张叠好,交给心爱的男子。 4. 无那:没有法可想(无可奈何)。
浣溪沙十首 其三 凤尾香罗薄几重, 柳绵一搭绣床东。 并肩人语玉钗风。 粉指印匀笙叶碧,口脂吹上笛衣红。 一年春过梦游中。 【注释】: 1. 凤尾香罗:用香丝线织成的薄纱罗。2. 薄几重:薄薄的几层。3. 柳绵一搭:柳絮像棉絮一样堆叠在一起。4. 绣床东:绣花床上的西边。5. 并肩人语:两个人并排坐着说话。6. 玉钗风:形容女子头上的玉钗随风摇曳。7. 粉指印匀:手指沾着胭脂,轻轻印在笙叶上
【注释】 摸鱼儿:又名《惜春令》,唐教坊曲。以柳永的名作为调名,双调五十五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三平韵。 甚匆匆:十分匆忙地。 一年春老:一年的春天已经结束了。 海棠开遍琳宇:红艳的海棠花遍布整个院落。琳宇,指华丽的庭院。 广庭:宽阔的庭院。十亩:一顷,约等于六十亩。 红霞队:红色的云彩。交倚:相互依傍。翠帘珠户:翠色的帘幕和珍珠般的门户。 金尊银烛:金杯和银烛,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 画栏断处
诗句: 睡起慵教贴翠钿,日长啼鸟奈何天。 译文: 醒来懒得梳妆打扮,日头升得高了,鸟儿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注释: ①翠钿:古代妇女的首饰,指女子的装饰品。②奈何天:怎么这么烦人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日早晨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江南好,茶馆客分棚。 走马布帘开瓦肆,博羊饧鼓卖山亭。 傀儡弄参军。 - 诗句解释: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地区的美丽景色和繁荣的商业活动。首句“江南好”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江南地区的热爱和赞美。接着,“茶馆客分棚”描述了人们在茶馆中相聚的场景,茶馆是文人雅士交流思想、享受生活的地方。接下来的两句“走马布帘开瓦肆,博羊饧鼓卖山亭”,分别描绘了城市中的繁华景象和乡村的宁静生活
【诗句释义】 江南景色美,五色锦鱼肥。 画眉鸟偷吃红嘴的肥鱼,翡翠鸟追逐华丽的金衣。 【译文】 江南的风光很美丽,五颜六色的锦鳞鱼长得又肥又大。画眉鸟灵巧地偷吃那些红嘴的肥鱼,翡翠鸟也追逐着那华丽的金衣。 【注释】 1. 本意:这首诗描绘的是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生物的生动形象。 2. 江南好:江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经常被提及的一个地理概念,代表了中国南方地区,特别是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这首诗名为《望江南 其六 本意》,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释义: 1. “江南好,蒱博擅纵横。”:这里的“江南好”可能指的是江南地区的风光或文化。而“蒱博”是一种古代的棋牌游戏,这里用来形容江南地区棋牌游戏盛行、玩法多样。而“擅纵横”则形容这些游戏规则复杂多变,引人入胜。 2. “红鹤八番金叶子,玄卢五木玉楸枰。”:这两句描述了游戏中使用的道具
诗句解析: 1. "江南好,皓月石场歌":这句表明了对江南美景的赞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常常被赋予美好的象征意义,所以这里的“皓月”即明亮的月亮。而“石场”可能指的是一个自然或人造的石头场地,这样的场景往往与夜晚的月光相映成趣。 2. "一曲轻圆同伴少":这里的“曲”可能是指音乐或者舞蹈中的一段旋律或者动作,而“轻圆”描述的是这种旋律或动作的特点,可能是轻盈、圆润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分析要鉴赏的诗句,最后写出自己的见解即可。 首先从诗中“茉莉缕藏新茗碗”“木瓜香透小窗纱”可以看出是写江南景色优美;其次“换水胆瓶花”可以看出诗人把南方的气候特征融入了北方的生活之中。 【答案】 江南好
【注释】 翠翰:绿色的羽翼,指船。木兰舟:用木兰木做的船。 穿袖衩衣:穿着袖子的短袄。持楫:持着船桨。楫:船桨。 短箫急鼓:短箫和急鼓声。采菱讴:采菱时唱的歌。逆桨打潮头:在潮头逆着水流划桨。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乡风光的词。上片写江南好景致,下片写江南人生活习俗。 首句“江南好”,以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江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物产丰饶,为全词定下了基调,表达了词人在欣赏江南美景时的愉悦心情。
江南好,博古旧家风。 宣庙乳炉三代上,元人手卷四家中,厂盒斗鸡钟。 注释:江南地区的风景很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家族的风范。宣庙的乳炉是第三代,元人的手卷是第四代,还有厂盒斗鸡钟等物品。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地区的美好风光和深厚底蕴,通过对比三代乳炉和四代手卷,展现了江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赞美之情
诗句解释: 1. “江南好,机杼夺天工” - 这个句子表达了对江南地区纺织工艺的赞美。这里的“机杼”指的是制作织物的机器,而“夺天工”意味着非常精巧、超越了天然的技艺。 2. “孔翠装花云锦烂” - 这句话描述了一种使用彩色丝线(可能是孔雀羽毛)装饰的华丽织物,色彩丰富如云,十分精美。 3. “冰蚕吐凤雾销空” - “冰蚕”可能是指使用冰水浸泡的蚕丝,这种处理方式使得丝绸更加光滑细腻
【注释】: 1. 江南好:江南景色美好。 2. 黄雀:黄色的雀鸟。 3. 紫车螯:紫色的蟹螯。 4. 鸡臛(chī):煮熟的鸡肉。 5. 豉:豆豉,一种用发酵大豆制成的调味品。 6. 苦酒:苦涩的酒,这里指味带苦的酒。 7. 鱼羹:将鱼肉煮成的浓汤。 8. 芼(mào):香菜。 9. 宣窑:宣德年间烧成的青白瓷。 【译文】: 江南好呀,黄雀在绿水边飞,紫蟹在江中游。 煮熟的鸡块下豆豉
诗句释义与赏析: 望江南·其十三 本意 注释: 1. 江南好:形容江南地区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2. 闹扫斗新妆:形容人们打扮得非常漂亮,如同节日一般。 3. 鸦色三盘安钿翠:指用黑色的鸦石做成的三个圆形装饰品镶嵌在发髻上,增添了几分华丽和高贵。 4. 云鬟一尺压蛾黄:形容女子的头发如云朵般柔顺,又如蛾子般细腻,发髻高高束起,显得更加端庄优雅。 5. 花让牡丹王:牡丹花以其艳丽著称
【注释】 望江南:词牌名。六首,指《望江南·湖上清明薄游》六首。湖塘:水塘。 清明忆,风景最湖塘。——怀念的时节,最令人难忘的是清明时节湖上的风光。 新水暖香浮笋市,乱山晴翠落鱼床。——春水初涨,水面温暖,水中生长的竹子散发出阵阵清香;远山在阳光照耀下一片苍翠,山上山下,到处都是碧绿的草地和野花;太阳斜照,酒旗飘扬于湖边,映衬着这美丽的景色。 【赏析】 本篇是作者在清明节怀念湖上清明美景所作。
【注释】 柯山:地名,在今江西上饶县。 榼(kē):酒樽、酒器。 桃花水口:指桃花潭。潭在安徽泾县西南20公里。 鹭鸶:鸟名,生活在湖泽地带。 【赏析】 这首诗写江南清明时节的景色和作者与友人相会的情景。前二句点出地点,后两句是诗人与友人相会时的情景。全诗以轻快流畅的笔触勾画江南清明时节的优美风光,抒发了诗人对好友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 首句“望江南六首 其四”是题名,表明这是组诗中的第四首。
诗句原文: 望江南六首其五清明忆,谢墅步头船。翠管银罂杨柳海,画帘团扇丽人天。花压锦帆偏。 注释: - 清明(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春季,是扫墓祭祖的日子。 - 忆:回忆,怀念。 - 谢墅:地名不详,可能为作者家乡或曾经游览之地。 - 步头船:一种小船,可能是在湖上或河上乘坐的小舟,用于游览。 - 翠管:绿色的笛子或笙。 - 银罂:银色的瓶子。 - 杨柳海:形容柳树众多,形成一片海洋。
【注释】 望江南 六首 其一 清明(qiónɡmínɡ)忆,老屋傍霞(huá)川。 十里(shílǐ)酒香村店笛(dí),半城(bàn chén)花影估人船(ɡǔ)。 水阁(ɡuō)枕书眠(mián)。 【赏析】 此词是一首写清明时节怀旧的词作。上片“清明忆”,点出题目,说明作者在清明这天怀念旧居。下片“水阁枕书眠”是全词的核心句,表现了作者在清明这一天,思念亲人,独处一室,闲情逸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忆桃源慢 新水鱼床,小风鸥幔,依约花深处。 斜阳门巷,都与流莺分住。 门外橛头船子过,听打隔花𣀃鼓。 青山前面,桥通路转,刚宜一角垂杨补。 更渔娃,红裙裹鸭,争唱侍郎佳句。 可堪重问江南。 恁春来、顿迷前度。 旧家溪上,谁认红泥小户。 还恐仙源无处避,零落千重烟树。 雨蓑吹笛,晴矶结网,几时重作花间主。 待商量,帛槌茶臼
诗句释义: 翠柏红梅围小坐,岁筵未是全贫。 蜡鹅花下烛如银。 钗符金胜,又见一家春。 自好之宜怯百病,非官非隐闲身。 屠苏醉醒已三更。 一声鸡唱,五十六年人。 译文: 翠绿的柏树和红色的梅花围绕着我坐着,但今年的盛宴并不是完全贫穷的状态。 在蜡鹅花下,蜡烛像银色一样明亮。 佩戴着金色的饰物,又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自己喜欢做宜家的产品来抵御疾病,不是官员也不是隐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