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水鱼床,小风鸥幔,依约花深处。
斜阳门巷,都与流莺分住。
门外橛头船子过,听打隔花𣀃鼓。
青山前面,桥通路转,刚宜一角垂杨补。
更渔娃,红裙裹鸭,争唱侍郎佳句。
可堪重问江南。
恁春来、顿迷前度。
旧家溪上,谁认红泥小户。
还恐仙源无处避,零落千重烟树。
雨蓑吹笛,晴矶结网,几时重作花间主。
待商量,帛槌茶臼,画里从公归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忆桃源慢
新水鱼床,小风鸥幔,依约花深处。
斜阳门巷,都与流莺分住。
门外橛头船子过,听打隔花𣀃鼓。
青山前面,桥通路转,刚宜一角垂杨补。
更渔娃,红裙裹鸭,争唱侍郎佳句。
可堪重问江南。
恁春来、顿迷前度。
旧家溪上,谁认红泥小户。
还恐仙源无处避,零落千重烟树。
雨蓑吹笛,晴矶结网,几时重作花间主。
待商量,帛槌茶臼,画里从公归去。
译文:
忆桃源慢
新的水流在鱼床上,微风轻拂着鸥鸟的帆篷,隐约可见桃花深处。
斜阳下,门巷之间,都是流莺栖息的地方。
门外有船儿往来穿梭,我听着隔着花朵的鼓声。
青翠的山峦面前,桥梁小路交错,正适合一角垂杨柳枝添彩。
更有一些渔妇,穿着红裙,带着鸭儿,争相吟唱着李侍郎的优美诗句。
可惜的是,我又怎能再次询问江南呢?
你问我为什么春天来临时,我突然迷失了方向,无法找到那曾经熟悉的溪水之畔。
那是我家的旧居,谁能认出那红泥小户?
只怕仙境也无处可躲,那里已是烟云缭绕,景色零落破碎。
雨中蓑衣吹起笛声,晴天矶石结成渔网,什么时候能再次回到花间的家园?
等待我们商量之后,用帛槌敲打茶臼,一同回到画里的家乡。
注释:
- 忆桃源慢:忆桃源,词牌名,此处用作诗题,意为回忆桃源。
- 新水:新的流动的水。
- 鱼床:指水中的小洲或浅滩。
- 小风:轻微的风。
- 鸥幔:像鸥鸟张开翅膀一样飘动的帆。
- 倚约:依稀可辨的样子。
- 花深处:花丛深处。
- 斜阳门巷:阳光斜照的街巷。
- 都与流莺分住:都与流莺(即黄莺)分别栖息。
- 橛头船子:木制的船头。
- 隔花𣀃鼓:隔着花丛传来的鼓声。
- 青山前面:指远处的青山。
- 桥通路转:桥梁连接的道路曲折。
- 角垂杨:指柳树的枝叶向下垂拂。
- 渔娃:渔女。
- 红裙裹鸭:红色的裙子包裹着鸭子。
- 侍郎佳句:指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句“东风无力百花残,断送玉容终不还”。
- 可堪:岂堪。
- 重问江南:再次询问江南之事。
- 恁春来:你春天来到的时候。
- 前度:以前的地方。
- 红泥小户:红色的泥土小屋。
- 仙源:神话中的仙境。
- 零落:衰败凋零。
- 雨蓑吹笛:雨中的蓑衣吹起笛声。
- 晴矶:晴天下的矶石。
- 重作花间主:重新成为花间的主宰者。
- 帛槌茶臼:用帛槌敲打茶臼制作茶叶。
- 画里从公归去:就像在画里回归到原来的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回忆和对江南美景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桃花、斜阳、柳树等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渔女的描绘和对李侍郎诗句的引用,表达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之情。此外,诗中的”可堪重问江南”一句,反映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以及难以割舍的情感。最后,诗以“待商量,帛槌茶臼,画里从公归去”作为结尾,既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坚定和执着。整首诗情感充沛,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