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印梅
注释: - 素琴良夜闲调,焚香漫把兰襟遣。瑶阶露冷,罗衣风薄,画帘高卷。流水声停,挥弦意懒,悄然凝盼。待更阑再鼓,谁陪深坐,还邀个嫦娥伴。 - 描述一个夜晚在安静地弹琴,然后点燃香料,随意地把袖子放下来。 - 应忆雁行何处,隔关山、望穿心眼。拈毫自写,新图半幅,幽怀一片。指下徽音,卷中人面,碧云天远。但清光照处,盈盈千里,举头同见。 - 想象着大雁飞行的方向,隔着山和河流,看着他们的飞行路线
题水仙册子十二首望江南孕的注释如下: 1. 烟锁浓香,叶低花亸经微雨。湘妃无语。洒泪临沙渚。 - “烟锁”:形容水仙花在烟雾缭绕中显得更加浓郁芬芳。 - “叶低花亸”:形容水仙花的叶子低垂,花朵下垂,给人一种娇媚的感觉。 - “湘妃无语”:指水仙花仿佛湘妃一样,默默无闻地盛开着,没有言语。 - “洒泪临沙渚”:形容水仙花在微雨中显得格外凄美,仿佛湘妃在泪洒沙洲时的样子。 2. 门掩春寒
水龙吟·答碧梧姊秋夜弹琴 作者:辛弃疾 注释: 明河淡月疏星,闺房永夜珠帘卷。纱窗风紧,银屏灯暗,慵开书卷。树杪秋深,天涯信断,有怀难遣。算几多离恨,凭谁共语,都付与、清商怨。 漫把金徽轻按,怕因愁、指随心乱。人琴无恙,山长水阔,甚时重见。弦外知音,意中同调,目穷鸿远。但柔肠一缕,和它香篆,百回千转。 赏析: 《水龙吟·答碧梧姊秋夜弹琴》是宋代词人辛稼轩所写的一首词。这首词是辛稼轩对友人的赠词
题水仙册子十二首望江南孕风势纷披,瑶琴谁鼓成连操。笔情飘渺。似泛神仙棹。环佩珊珊,别有凌虚貌。春寒峭。清冰浅照。一幅飞琼稿。 译文: 风势纷披,瑶琴谁鼓成连操?笔情飘渺。似泛神仙棹。环佩珊珊,别有凌虚貌。春寒峭。清冰浅照。一幅飞琼稿。 注释: 1. 风势纷披:形容风的气势纷繁复杂。 2. 瑶琴谁鼓成连操:指谁能弹奏出连续不断的音乐。 3. 笔情飘渺:形容文笔的意境朦胧,难以捉摸。 4.
题水仙册子十二首望江南 孕。 甚纷纷、繁花乱叶,重开生面如许。 巢湖貌出群仙会,水佩风裳无数。 相映处。看两两三三,似共盈盈语。 冯夷起舞。想桂楫云旌,水天空阔,飘渺翠澜句。 迎伸曲。 待唤词人重赋。江乡几回凝伫。 柳堤花巷春波远,休问古祠高树。 问艺圃。但竹菊梅兰,自昔联芳侣。 伊谁毫素。把石势沙痕,风形雨态,别写岁寒谱。 赏析: 此词是咏水仙的组诗。词中描绘了水仙丛中的花、叶、鸟、鱼等物
柔毫淡墨轻描,传来脉脉江妃意。沙欹石压,根盘苞褪,半开琼蕊。 注释:用轻柔的笔触轻轻描绘。 译文:用淡墨轻轻勾勒,传来江妃温柔的情感。 望江南孕 半开芭蕉,将舒莲叶,同伊幽致。看横斜侧影,芬芳含蕴,浑不羡、湘兰佩。 注释:芭蕉半开,莲花即将舒展,与它一样有着独特的韵味。 译文:看着它们横斜侧影,花香四溢,我一点也不羡慕那被佩戴在身上的湘兰之佩。 漫咏蒹葭旧句,欲通辞、盈盈隔水。画帘风静,研屏日暖
题水仙册子十二首 望江南薄薄春寒浅浅沙。一尘不染水为家。丰肌柔骨占清华。 文谷正宜轻曳雾,精神应自饱餐霞。甘将瘦影让梅花。 注释: 1. 薄薄春寒:春天的寒冷气息很轻。 2. 浅浅沙:沙滩上的水分不多,显得有些湿润。 3. 一尘不染:形容水质非常清澈,没有任何杂质。 4. 水为家:指这里的水成为了一种家的概念,人们生活在这里。 5. 丰肌柔骨:形容水仙花的花瓣饱满而柔嫩,骨骼纤细。 6. 清华
这首诗是诗人对于水仙的一种赞美和描写,其中蕴含着诗人对水仙的深厚感情。以下是逐句释义: 望江南 孕 亭亭态,檀口与冰肤。 亭亭,形容水仙的姿态高雅挺拔;檀口,指水仙的花苞紧闭;冰肤,形容水仙的花瓣洁白如冰。这三句话都是对水仙的外貌特征进行描绘。 劲叶似书欧柳体, 劲叶,指水仙的叶片坚韧有力;欧柳体,指的是欧几里得的几何学中关于线段和角度的定义;这里的比喻是指水仙的叶片形态优美
【注释】 望江南:词牌名,本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 凌波梦:梦中的凌波仙子。指女子。 铅华:指脂粉。 湘灵:湘妃,传说中古代舜帝之妃娥皇、女英,溺于江水自尽,化为湘水之神,即湘灵。 【赏析】 第一首,描写了一位女子在春天里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情态。她像凌波仙子一样轻盈地在水面上翩翩起舞,又像神女一样挥毫泼墨。“炼玉”、“裁冰”,都是精心制作,匠心独运,不露痕迹地将她的美貌和气质都融入其中了。
注释:霜气弥漫在生绡上,幽香点染了素毫。傲视世界、蔑视权贵,雪里芭蕉。想与冰雪一样保持高洁的操行,即使冷清、冷淡也要自成风度。 叶子上的薄冰难以消除,琼霏碧玉般的飘带环绕着枝头。它好陪那冻折梅梢,洛浦人游明月下,披鹤氅更飘摇。 赏析:此诗是一首咏物诗,以水仙比喻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全诗以“望江南”起兴,描写了水仙花的形色和风姿,表现了作者对水仙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