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瑞
郑人瑞是清朝的著名诗人,以文学成就和历史记载见称。 郑人瑞生活在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时代,他的诗词全集收录了2首七律诗。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他对历史的关注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郑人瑞的作品在古诗词网中被广泛收集并编入全集。这不仅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也使得郑人瑞的名字与他的诗词一同被铭记
清代郑人瑞《俚言恭挽晋赠中宪大夫崇庆州牧理斋常老先生殉节实录》释义
这首诗的主题是哀悼一位殉难的忠臣,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忠臣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首句“挽粟飞刍未是功”,意为:用粮食和草料来悼念忠臣,这并不能表达出他的功绩。这里的“挽粟飞刍”指的是用粮食和草料来祭奠忠臣,而“未是功”则表示这些行为并不能真正地表达他的功绩。 第二句“儒臣更效武臣忠”,意为:那些儒臣们也像武臣一样忠诚。这里的“儒臣”指的是文人,而“效武臣忠”则是说他们像武臣那样忠诚。
清代郑人瑞《俚言恭挽晋赠中宪大夫崇庆州牧理斋常老先生殉节实录》释义
【注释】 1. 俚言:方言。 2. 恭挽:敬词,对死者的追悼和纪念。晋赠:晋代所封。中宪大夫:官名。崇庆州牧:官名。理斋:官名。常老先生:指张巡,字光弼(一作光备)。殉节实录:记录张巡等守睢阳的事迹。 3. 精忠:至诚之忠心。 4. 频题:屡次上奏。赴难:奔赴危难。辰:时日。 5.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表示敬意。臣命尽:已尽臣子之责。 6. 挥戈:挥舞武器,指抗敌。尚使:尚且使。国威伸
俚言恭挽晋赠中宪大夫崇庆州牧理斋常老先生殉节实录
挽粟飞刍未是功,儒臣更效武臣忠。 死心久寄青灯下,生气常留白刃中。 报国精灵依蜀土,思亲魂魄到辽东。 翻教竹马空迎像,民恸遥天泪洒风
郑人瑞
郑人瑞是清朝的著名诗人,以文学成就和历史记载见称。 郑人瑞生活在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时代,他的诗词全集收录了2首七律诗。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他对历史的关注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郑人瑞的作品在古诗词网中被广泛收集并编入全集。这不仅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也使得郑人瑞的名字与他的诗词一同被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