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则礼
诗句释义与译文如下: 1. 诗句释义:“鲁侯以上巳日宴高阳,偶成长句”。上巳日为古代的一种节日,通常在农历三月三日举行。高阳,指的是地名,具体位置不详,但此处可能是宴会的地点。“长句”则是指诗歌中较长的句子。 2. 译文:《鲁侯以上巳日宴高阳偶成长句》是宋代诗人吴则礼的作品之一。诗中提到的罗帏绣箔凌苍穹,描绘了一幅华丽的景象,展示了宴会场地的奢华和壮丽。扬飞白雪初蒙蒙,则形象地展现了宴会开始时
诗句释义: 1. 饱闻畴昔设供帐,祖道都门车百两。 - 饱闻:充分听闻。畴昔:过去。 - 设供帐:准备了供品。祖道:祭奠祖先的礼仪。 - 都门:首都城门。 2. 脱冠著屐良有人,五鼎一毛真迈往。 - 脱冠著袀:脱下帽子,穿上鞋子。 - 五鼎一毛:比喻生活节俭,一顿饭只吃一点点荤菜,其余全是素菜。 3. 彭泽县令亦胜流,径捐五斗因督邮。 - 彭泽县令:指陶渊明,曾任彭泽(今属江西)县令。 - 胜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寄尚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第一句:“孤城惨淡临寒水,战马不收眠陇底。” 注释:孤城,指荒凉的边塞之城。惨淡,形容景色凄凉,令人心情沉重。临寒水,站在寒冷的江河边。战马不收眠,战马没有停歇地在战场周围徘徊。 赏析:这一句描绘了边塞之城的孤独和凄凉景象,以及战马在夜晚的徘徊,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士兵生活的同情。 第二句:“戍鼓吹角夜迢迢,霜月徘徊梦惊起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忍饥彻困聊上书 - 我忍受饥饿和困境,勉强写封信来求助。注释: 忍饥彻困 - 忍受饥饿和困苦。聊上书 - 勉强写信求助。 2. 世故如许可复耐 - 世间的权谋和利益,有时可以忍受。注释: 世故 - 指世间复杂的人情世故。可复耐 - 有时可以承受。 3. 孔兄有底唤不来 - 你(韩子苍)有话,但似乎无法通过书信传达给孔子(孔丘)。注释: 孔兄 - 指孔子。有底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诗句释义:嗷嗷沙碛雁鸣初,淮南已复怜春馀。 注释:嗷嗷(悲鸣声)——形容大雁的叫声,沙碛(指沙漠)——形容荒凉的地方,淮南——《左传》中的“淮河以南地区”泛指江南,怜春馀——怜惜春天已经过去,指春天的美景不再。 译文:大雁在荒凉的沙地上鸣叫,淮南地区(指今江苏省一带,因春秋时属吴国
【注释】: 1. 岩斋:指山中岩石上建造的茅屋,诗人隐居的地方。 2. 谢幼舆:晋代隐士,名灵运(310—396),字幼舆。 3. 丘壑:指山林、野外。 4. 虎头:指晋代书法家王羲之(303—361)。 5. 毛颖:指汉代著名文学家扬雄,字子云(前53—后18)的《法言·渊骞》中有:“吾尝好之,颜回不能动也。” 6. 崎崎磊磊:形容岩石峻峭不平。 7. 聊复:姑且、暂且。 8. 儿曹(cáo)
田侯玉磬何瑰奇,吴子见之俄朵颐。 宣王石鼓气忽丧,摩挲篆刻还嗟咨。 作止休论惟柷敔,曾窥两阶舞干羽。 常临罍洗荐清庙,获迩天球亲簋簠。 缅怀戛击良匪遥,少师汝曹疑可招。 老儒讵复知肉味,惝恍便欲闻箫韶。 正声初淫器益讹,九州渐渐婴兵戈。 鬼神愤惋莫得秘,直恐世上遭诋诃。 田侯悯我形影孤,明眼常云绝代无。 是事宁殊衲衣底,启齿须逢袒臂胡。 即今陛下圣且仁,律吕从来恶夺伦。 克谐八音有夔在
注释: 1. 阿堵:指钱。安用多:何必那么多。 2. 十年著一冠:十年才得到一个官位。 3. 楚州梦:比喻梦中的楚国。 4. 从人憎鼻鼾:被人讨厌鼻鼾声。 5. 柴桑闲居诗:苏轼在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的闲居诗。 6. 鸧鹒几时鸣:比喻春天即将结束。 7. 眷此春事阑:怀念这个春天的事情结束了。 8. 何以韵今日:为什么今天能弹琴呢? 9. 朱丝发清弹:用红丝做的弦弹奏出清脆悦耳的音乐。 10.
诗句逐句释义 1. 屋头风雨交:描述的是屋外风和雨交织在一起的景象,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不稳定。 2. 唤此耋老梦:这里的“耋”指的是长寿,表达了对老者的一种尊重与敬仰,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老年生活的理解与期望。 3. 粥鱼腹遽鸣:粥在古代常被视为贫贱者的食物,鱼则是珍贵的食材。这里的“腹遽鸣”意味着食物在饥饿的折磨下发出声音,形象地描绘了生活的艰辛。 4. 来作枕中供:枕头是人们休息时常用的物品
注释: - 代书寄净明道人:代我写信给净明道人。 - 净明端可人:净明道人端正可爱。 - 日用一僧钵:和尚每天只用一个僧人的钵吃饭。 - 觅句殊未休,平生个中活:找诗句却没完没了,一生就为了这个。 - 眷我梁宋游:眷恋我在梁宋(即汴京,今河南开封)的游历。 - 茗碗屡浇泼:多次用茶水浇灌碗。 - 淮南霜露寒,转柁何由达:淮南地区霜露寒冷,如何到达目的地。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