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则礼
这首诗由四句组成,每一句都包含关键词并附带注释。 “作业定相似”中的“作业”指的是科举考试的试卷,而“定相似”则表示试卷的内容与考生之前所做的准备或练习相似。这表达了对曾公(可能是一位同乡或朋友的昵称)的期望和希望他能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二句“怀君徒惋伤”中的“怀君”指的是作者对曾公的思念之情,“惋伤”则表达了因为未能如愿以偿而感到的遗憾和悲伤
【注释】 ①道傍:路旁。决明草,一种多年生草木植物,夏季开小白花,结红色蒴果。可食。 ②篱落:篱笆。秋逾:过了秋天。 ③蓬户:指简陋的茅屋。 ④芒屦(jù):用芒叶制成的拖鞋。林边石:指长着野草的山石。茶铛(chēng):煮茶用的锅。涧底泉:从山涧流下来的清泉。 ⑤心知:心里知道。鸿雁到:大雁南飞,是古人常用来抒发思归之情。老子:诗人自称。江天:指江边的景致。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诗
【解析】 题干中要求“赏析”,即对诗句的意境和情感进行鉴赏,这需要考生对诗歌的内容、主题有较深的理解。 不奈:无可奈何。 淮南:这里指安徽的淮河以南地区,泛指南方。 遥知秋可怜:知道秋天的景色是可喜的。 乌皮:黑漆的书桌。垂老:年老。事:指写诗文。白发半生禅:指写作诗文已大半辈子了。 井水从儿汲,茶铛姑自煎:儿子来时打井,自己煮茶。 决明:草名。鲜鲜:新鲜的样子。 【答案】
【注释】 昆罗山寺:即龙门山寺,在今河南孟津县南。 二首:指作者游山寺时所题的两首诗。 【赏析】 此诗为诗人晚年所作,作于唐文宗开成二年(837)。这一年冬,诗人从洛阳回长安后,又到龙门山游览,写了《游昆罗山寺》两首诗。这两首诗是作者在游览龙门山时,触景生情,有感而发的即兴之作。前一首咏山寺,后一写归途中所见景色。 第一首写山寺的幽静和晚秋景色。“木落关河淡,天高更雁翔。”两句写初入山寺时的所见
【注释】 少日:年少的时候,年轻时。负书笈:背着书籍,形容年轻时候的刻苦学习。 老年:晚年的时候。看战车:指从军打仗或处理国家大事。此生:一生。浑:全。 觅句:寻求好的句子和词藻。随处:到处。烹茶:品茶。 乞我炊黍米:请给我一些做饭用的黍米。 烦君问蕨芽:麻烦你告诉我蕨芽在哪里买。蕨芽:一种野菜,可以食用。斓斑:色彩斑斓。赤铜碗:古代的一种瓷器,用红褐色釉料烧制而成。渠辈:他们这些人。久名家
【注释】 吴山寺:指在浙江杭州的灵隐寺。汛:即汛期,指农历六月初到七月中旬为盛夏时期。两廊:指寺庙两旁的走廊。每荷佛下榻:每座佛像都安放在树下。更蒙天与凉:更加受到上天的恩赐。沉瓜冷出井:用冷瓜来浇灌井水。沉瓜是大夏天里从地里挖出来的瓜,很苦。浇汗暖注汤:给人们浇水降温。落日下山去:太阳落山了。好风如许长:有如此美好的风。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中的“寺”指的是灵隐寺。灵隐寺
注释 凝笳:指在军营中吹奏的笳乐。笳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常用于军旅之中。 细马:形容马匹轻盈而敏捷。婵娟:这里指美丽的女子。 可是:表示转折。杏花晚:春天的花朵已经凋谢了,所以称杏花为“晚”。 只教:只是、只能。杨柳眠:柳树在春风中摇曳,仿佛在熟睡。 酒盏汉旌底:指酒盏和旌旗一样,都承载着汉民族的荣耀。 清歌:清丽悦耳的歌曲。春雁边:春天的雁群飞临边疆,歌声悠扬。 不须催部曲:不必催促士兵出征
【诗句释义】 神堂道中听后骑短笛妙甚,而花柳已有思涧流溅溅可喜 神堂道:指山阴道上行途中的庙宇。骑短笛:指吹笛。妙甚:美妙极了。涧流溅溅:山涧溪水流淌的声音。可喜:令人喜悦。 从来十八拍,笛里更清新 十八拍:指《楚辞·招魂》中的《大招》,其中“悲余心之悁悁兮,哀故邦之逢殃”等句,为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悲叹之词。笛里更清新:指在笛声中更能表达出清新的感觉。 着处是浅笑,可人惟晚春 着处
【注释】系马:拴住马。后河川:指黄河的支流,如洛水、汾水等。可人冬景妍:令人欣赏的冬季景色。妍,美好,这里指美丽。要看花到晚,付与水浮天:要欣赏美丽的花朵直到傍晚,让它随着河水漂荡在空中。未觉随戎马:不知道随军远征。端来唤酒船:把酒船端来。谁云是关塞,胜事总堪传:谁说这是关塞地区呢?值得传颂的事迹到处都是。 【赏析】这首诗写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首联两句写自己驻足欣赏美景的心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下面是对诗句的逐句注释和赏析: 谒陈尚志于太原之清凉 —— 在太原的清凉寺拜访陈尚志。 酒樽元有味,绝倒更能么 —— 酒杯里原本有味道,醉酒后更加厉害。 昨梦不堪说,白头无奈多 —— 昨天的梦已经无法再提,岁月流逝让人无可奈何。 底时辞部曲,着处尚关河 —— 曾经辞去部曲职务,现在却依然处于战乱之中。 相见好欢喜,当如迟暮何 —— 能与友人相聚真是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