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宰
诗句解析: - 李陵: 指李陵,是西汉时期的将领和诗人。他因战败投降匈奴,被匈奴俘虏。 - 卫律: 指的是汉代的宦官,以执法严明著称。 - 大义相规: 表示在重大的原则问题上彼此坚持,不相妥协。 - 几尽诚: 几乎是全部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立场。 - 陵语不传传卫律: 意味着李陵的话语中没有直接提及卫律,而通过间接的方式暗示或传达给卫律。 - 千载识交情:
注释 儒雅弘宽世所宗,汗青中介牧羊翁:儒雅弘宽,即指汉朝的名臣公孙弘、卜式和儿宽。他们都是汉代著名的政治家,以博学多才、廉洁奉公而著称。“汗青”是古代书写文字的工具,也用来比喻书写历史。“汗青中介牧羊翁”,意为他们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就像牧羊人一样守护着国家的利益。 史家有意君知否,未必文华胜朴忠:史家有其特定的意图,君王可能并不清楚。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史书中有对这些人的描述
注释: 伊洛遗书遍讨论,微言千古破童昏。 要知此老殷勤意,送与君家好弟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给侄辈的诗。诗人通过赞美晦庵(指程颐)的学问,表达了对侄辈的期望与祝福。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哲理。 首句“伊洛遗书遍讨论”,指的是程颐在伊洛地区(今河南省洛阳市)的遗迹中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书籍。这些书籍经过长时间的讨论研究,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注释】 韩子:指唐代著名诗人韩愈。孟氏醇:指孟郊的诗风纯朴自然。陈言:陈旧的套语。雕镌(juàn)力:雕刻打磨的功夫。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孟郊的《苦吟》诗的和诗,也是对孟郊诗歌风格的一种肯定。全诗以赞赏的语气表达了作者对孟郊诗歌风格的欣赏。 首句“韩子文同孟氏醇”,称赞韩愈的诗风纯朴而自然,如同孟氏(孟郊)的诗风淳朴自然一样。 第二句“陈言去尽只天真”,意思是去掉了许多陈腐的套语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剡溪(今浙江省新昌县境内)游玩时所见的美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下面是每句诗的释义和赏析: 过剡溪 - 经过剡溪 青山叠叠水潺潺,路转峰回又一湾。 想见雪天无限好,不妨独棹酒船还。 注释与赏析: 1. 青山叠叠水潺潺:描述了剡溪两侧山峦层峦叠嶂,溪流潺潺流淌的景象。这里的“青山”指的是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它们层层叠叠,宛如青翠的屏障;而“水潺潺”则形容溪水的流动声音
次韵苏明仲 诗翁名字简思陵,死去人疑化鹤丁。 败絮当年犹自拥,褐衣今日可忘情。 注释: - 诗翁:指诗人自己,这里指的是作者刘宰。 - 简思陵:简单而深思熟虑,形容其文才或思想深刻。 - 死去人疑化鹤丁:形容其仙风道骨,仿佛已化为仙人。 - 败絮:比喻无用之物,这里指过去的自己。 - 褐衣:古代平民的普通服装,这里指简朴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诗翁”的形象描绘
【注释】 石泉:指永嘉寺的泉水。 钧天:指天上,泛指音乐。 千古:千年,形容很久。 风流:才情横溢、超群出众。谢康乐:南朝宋时诗人谢灵运,字休源(一说名混),小字客儿,世称谢客,山水诗的开山鼻祖。 屐齿:木屐底,代称行走之足迹。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李郢在游历永嘉(今属浙江温州)时所作。永嘉寺在风景秀丽的山水之中,寺中泉水淙淙,飞流直下,汇成碧水,清冽可鉴,宛如玉珠散落。作者站在寺院的墙壁上
酬陈子与 门外秋光入句频,门前积雨少来人。 利名到底成何事,赢得江湖自在身。 注释: 1. 门外秋光入句频:指诗人的诗句中充满了秋天的景色和意境。 2. 门前积雨少来人:意味着门前虽然有连绵不断的雨,但很少有人来访。 3. 利名到底成何事:意在表达追求名利最终会成为一种负担,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4. 赢得江湖自在身:意在表达通过追求名利而获得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赏析:
仪真:今江苏仪征,唐时属扬州。法曹:官名,主管司法。日作:每天写作。 纷纷:众多貌。恶直:指正直的官吏。喜阿谀:喜欢谄媚逢迎的人。局束:拘束、约束。英豪:英雄豪杰。气不舒:气概不得舒展。 万事付渠:把一切都交给他办,指委任他做官。局束英豪气不舒:把英雄豪杰的气概束缚起来。三昧手:三昧者梵语的译音,这里借指佛家所讲的无上大道。五车书:《庄子》中说“惠子谓庄子曰:‘魏王居九重(皇宫)
【注释】: 题石门奉真观:在今安徽宣城。石门,指山中石门关或石门涧。奉真观,即奉真观寺。 叠障为屏石作门:用石头堆砌成屏障似的门。障,屏障。 阴云漠漠雨昏昏:阴云密布,天色昏暗。 清游到晚不知去:在游玩时直到晚上才离开。清游,游览。 要上峰头望晓暾(tūn):想要登上山顶眺望初升的太阳。要,动词,想,愿。暾,晨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石门奉真观时写的,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