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宰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具体诗句分析理解。“纷纷末俗假成真”一句中,“纷纷”形容世间的纷扰;“末俗”指末世之俗,即末世的风俗;“借明秀轩韵送赵推入幕二首”是第一首诗的前两句,诗人通过“幕府归来岁聿新”来表达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江海生活的喜爱。而“万里终存江海志”,则表明作者有远大的抱负,他希望能像江海一样宽广、自由地生活,而不愿在仕途上做过多的纠缠
注释: 1. 戏传老:指佛祖释迦牟尼曾戏言自己是老,后来成为佛陀。 2. 锦绣囊开:比喻佛光普照,万民皆受恩泽。 3. 万家花柳斗青红:形容春天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的景象。 4. 阳和气:这里指的是佛祖的慈悲与智慧。 5. 高禅杖锡中:比喻佛法无边,无所不在。 赏析: 这首诗以“戏传老”为题,通过描述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佛祖释迦牟尼的敬仰之情。首句“锦绣囊开一夜风”,运用了“锦绣囊”这一意象
注释: 容貌天生的天黥纹二十年,刳肠一洗惆怅无缘。 现在纵然遇到良医宽赦我,却顾霜染的毛发已经飒然。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自述自己的遭遇,他曾经因为脸上有天生的天黥纹而感到自卑。然而,在经过长时间的折磨和痛苦之后,他终于找到了一位能够治愈这种缺陷的人。但是,当他试图通过治疗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时,却发现自己已经被人遗弃了。因此,他感到无比的失望和绝望
刘氏难令吕氏安 郦生大义炳如丹君卿卖友阿王莽 死去何颜见吕宽 注释: 1. 刘氏(指刘邦):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姓刘,因此被称为刘氏。 2. 吕氏(指吕后):吕后是汉朝的皇后,姓吕,因此被称为吕氏。 3. 郦生(指郦食其):郦食其是刘邦的重要谋士,为刘邦制定了许多重要的政策和计划。 4. 大义炳如丹:大义指的是正义、道义,炳如丹指的是明亮如丹砂,形容郦生的大义像明亮的丹砂一样。 5. 君卿
注释: 任侠行权世所诛,将军尚借齿牙余。 古来名将勤招选,底事牢辞不敢居。 任侠:有豪侠之气。 行权:玩弄权术。 诛:杀。 将军:指卫青。 借齿牙:借重别人的力量。 余:指自己的势力。 古来:自古以来。 勤招:勤于选拔。 底事:为什么。 牢辞:坚决推辞。 不敢居:不敢居于高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在诗中通过咏史的方式,对历史上的名将卫青进行了高度的评价。全诗分为两大部分
【注释】 陈少阳:唐代著名画家,字景玄,号若虚。 赎死:赎罪。 何由:如何。 百身:用全身来赎罪。 遗书:陈生前留下的书信。 千金字:指陈生前的书法作品。 一窖尘:指陈生前所收藏的书画、文物被毁,化为灰烬。 【赏析】 此诗是诗人读了陈少阳的遗墨后有感而作的。陈少阳,名景玄,号若虚,唐末五代时人,擅画人物、山水、花鸟等,尤善水墨山水,风格秀逸清远。他以绘画见长,兼工书法
注释: 去来行李苦匆匆,世路崎岖一笑中。 去来行囊都显得匆忙,人生道路曲折坎坷。 闻道倚门占鹊喜,早寻归棹浙江东。 听说有人倚门盼望好消息,赶紧寻找归船回到浙江东岸。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朋友应徽之的。应徽之即将离开家乡前往天台山修行,诗人在临别之际作诗赠行,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首句“去来行李苦匆匆”,描绘了友人离去的情景。行李匆忙地搬运着,仿佛是在赶路
注释: 醉笔淋漓纪胜寻。指酒后挥笔写下的诗篇,记录了这个地方的景色,令人流连忘返。重来尚想百年心。再次来到此地,仍然怀念曾经的美好时光。 浪将一字殊先后,谁识朱弦太古音。意思是说,我随意地写下一个字,却不知是古人留下的珍宝,我的琴声如同古老的琴音一样悠扬。这里的“朱弦”指的是古代的乐器瑟上的丝弦,象征着古老、高雅的音乐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句内容及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诗歌的意象、意境、手法和语言风格进行分析。 首句“飞廉不解却丰隆”,是说寒流未退,风力不减;“结就浓阴万里同”则是说云彩结成厚厚的云层,遮住了整个天空,与下句的“无点滓”相对照,说明天气十分恶劣。这两句是写冬景。 颔联写日出时的景象。“须信碧霄无点滓”,是说清晨的碧空没有一点云彩
【注释】 当年:指当年在朝为官时。泚笔:讥笑别人不聪明。后日:指后来的私书(书信)。迹更穷:用尽心思。自是:从那时以来。京、刘:都是汉代人名。异恭显:与先前的不同,有恭谨之意。君意:你的意思。与谁同:和谁相同。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中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赞扬他“自是京、刘异恭显”,而对他的某些做法则表示异议。 首句写王安石变法前,有人讥笑他的为人,说他愚蠢。“泚笔”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