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宰
【注释】 雷发:打雷声。 轰雷:打雷的声响。 惊散:使分散。 半空雨:天空中飘洒的雨。 赫日:太阳。 冲开:冲破,扫去。 万里云:万里长的乌云。 依旧:仍然。 炎炎:炎热。 酷暑:盛夏的炎热气候。 南来犹幸有晴薰:南方来的风送来了清凉的气息。熏: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带来”。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在江西任职之时。诗的开头一句写雷声,第二句写雨,两句一气贯下,形象地表现了雷电交加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默写能力以及语言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考生平时加强背诵,同时结合题目要求,认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本诗是一首五律,前两句写春天到来时,山溪里传来鸟儿清脆悦耳的歌声;岸边长出嫩绿的蒲草,仿佛绿色的簪子。后两句的意思是:春天的事情只占一半,但风雨交加的阴雨天,也无妨。 所以答案是:隔溪啼鸟弄新音,绕岸蒲芽迸绿簪。花事只今强半在,不妨风雨搅春阴。注释
第一首: 翠绿色的帐篷迎送着秋霜,半染着红色;高高的树林中风声杂沓似鸣钟。 澄澈的天光万里无纤尘,留与羲和驾六龙。 注释:翠幄,翠绿的帐幕。迎霜,迎接着秋霜。红,指被霜打后颜色变得红艳。杂笙钟,指风声杂乱如同鸣钟一般。澄光万顷,指天空湛蓝、清澈、宽广,没有纤尘。留与羲和驾六龙。羲和,神话中的太阳神,这里比喻羲和(日)的运行。羲和是掌管日月星三光的官员,这里借指太阳。驾六龙
东阳道中闻杜鹃 万里云山路渺茫,车轮竟日往来忙。 凭君一语成归去,笑杀儿时射四方。 注释: 东阳道中闻杜鹃:在东阳道中听到杜鹃的叫声。 万里云山路渺茫:形容道路遥远,云雾缭绕。 车轮竟日往来忙:车轮不停地转动,一天到晚都在忙碌。 凭君一语成归去:请你用一句话让我回家。 笑杀儿时射四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小时候我们总是到处玩耍,射箭比赛。现在却因为工作忙碌而无法实现这些愿望
注释:听说有桔槔可以节省人力,于是人们纷纷使用。 岁旱:年景干旱。 劳:劳动,劳作。 喧嘈:嘈杂,喧嚣。 市门:市集门口,比喻繁华的市井。 夸毗子:指夸耀自己能耐的人。 毗子:同“卑子”,对人的谦称,表示自谦。 尔曹:你们这些人。这里指那些不劳而获的人。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人们在大旱之时,为了节约人力,发明了桔槔,从而减轻了人们的负担。然而,一些自命不凡的人却在市门炫耀自己的能耐
【注解】 九日:即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捣餈篘酒荐新舂:捣碎谷物做饼酒来敬献给父母,表示孝敬之心。餈、餈篘都是指用谷物制成的食品,这里泛指食物。 叹息年:感叹时间过得太快。 甔石空:比喻年华已逝,空度时光。甔,同“惋”,悔恨。 解衣供一饷:拿出自己的衣服换给孩子吃,意思是尽自己所有让子女吃得好,不让他们受委屈。 识家风:让孩子懂得家庭的传统美德。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
笋舆穿过万重山,邂逅登亭一解颜。 剩欲题诗遍苍石,举头羞见岭云闲。 注释:笋舆:竹轿;万重山:重重山峦;邂逅:意外相遇;登亭:登上亭子;一解颜:一下子露出笑容;沧石:青苔覆盖的石头;羞见:难为情,不好意思;岭云闲:形容山峰高耸入霄,云雾缭绕,给人一种悠闲自在的感觉。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旅途中遇到陈氏园亭时的情景。他乘坐的竹轿穿过了重重山峦,意外地登上了一个美丽的园亭。在这里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结合重点字词的含义来分析。“小立船头看惠山”,点明时间、地点,交代诗人观山的时间、位置和心情,为后文写景作铺垫。“山尖半在有无间”,描写了一幅清幽淡雅的山水画:山的顶端隐没在云海之中,若隐若现,仿佛在虚无缥缈的云海中穿行。“蚕眠未老秧方绿,且放烟云自往还”的意思是:大蚕还未吐丝化茧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诗句内容,理解其意境和情感,然后进行赏析即可。 “漫塘口占”意思是:在漫塘口边随意吟诗。漫塘口,泛指漫塘,即江湖之边,诗人泛舟江湖之上,口占一诗,以抒写自己的情怀。 “醉著船头背月眠,醒来红日浴晴川”意思是:喝醉了靠在船头,背对着月亮睡觉,醒来后看见红日照耀着晴川。这两句是说诗人在江湖之上饮酒作乐,沉醉不醒,直到酒醒之时
七夕 天官今夕渡银潢,女伴纷纷乞巧忙。 乞得巧多成底事,祇堪装点嫁衣裳。 注释: 七夕:古代传说中牛郎织女的节日,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天官:指天上的仙女或神仙。银潢:银河。这里指的是天上的银河。 女伴:指织女星下的一群仙女。纷纷:众多的样子。乞巧:乞求巧艺,即乞求织出的衣物精美。 乞得巧多成底事:乞求到的巧艺多了有什么用呢?底事:什么事情。 祇堪:仅足以,只够。装点:装饰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