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钥
诗句:“几树桃花相映开,主人归路入天台。” 译文: 桃花盛开,相互辉映,仿佛在欢迎主人的归来。主人走过的地方,如同进入了仙境一般,通往了天台山。 注释: 1. 几树桃花相映开:指几棵桃花树互相呼应,共同开放,显得格外鲜艳夺目。 2. 主人归路入天台:形容主人经过的地方如进入天台一般,充满了仙气和美好。 3. 凭谁寄语玄都观:询问有谁能将这种美好的景象传递到玄都观去。 4. 前度刘郎不更来
【注释】 梅坡:指梅花盛开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写梅之傲然不群的风姿。首句“江梅留待主人还”,言梅花开放在江边,以待主人归来欣赏。次句“见说归时得饱看”,说等到主人归来,可以饱览这满园的梅花。三、四两句则描绘了一幅梅花如雪飞落,高寒独秀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这首诗的意境清幽,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充满了生活气息,是诗人观察细致、感受真切的结果。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
注释: 题老融归牛图:题诗给老融的归牛画。 薄宦六年辞故山,故山祇在梦魂间。 薄官六年后辞去了官职,回到故乡,但是故乡只在梦中。 簪绅何苦自缠缚,却羡归牛自在闲。 士大夫们何必自寻烦恼,不如像那自由闲适的牛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作者归隐生活的诗歌。诗人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然、自由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归牛和士大夫的生活状态,诗人强调了归隐生活的意义。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然
星潭 山头分下一泓清,石甃团团瞰小亭。 身在赤城名绛阙,至今潭影照郎星。 注释:这四句诗描绘了星潭的美景。第一句描述了星潭的位置和形状;第二句描述了星潭周围环境的特点;第三句表达了诗人对星潭的喜爱之情;第四句则引用了“郎星”这一典故,表达了诗人与星潭之间的深厚情感。 赏析: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情感,生动地展现了星潭的美景和诗人的情感世界。诗人通过对星潭的描绘
【注释】园池杂咏:泛指园林中的诗。 竹坞:竹林中的小屋,泛指园林中的小院。 从今日日是清风:意思是每天醒来都能闻到竹子散发的清香。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园林生活的田园诗。作者通过描绘自己在竹坞中种竹和欣赏竹子的生活情景,表达了自己追求自然、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全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情趣
诗句:灵澈清诗千载传,始闻林下有斯贤。 译文: 灵澈的清诗千百年来一直被传诵,我初次听说他在林中隐居是一位贤者。旁人只知道他早早地辞官归隐了,但实际上他已经在这片园林中居住了十年。 注释: 1. 灵澈:唐代诗人,以写山水田园诗著称。 2. 千载传:形容其诗作流传千年。 3. 林下:指山林之中,通常指隐士的生活环境。 4. 斯贤:这里的“斯”是指示代词,表示此人。 5. 傍人
注释: 小东山:指小东山的园林,在杭州。 安石:指王安石。东山:指东晋王导退居东山的故事,后用以表示隐居。 志不渝:志向不变。 静工夫:静修。 更为苍生起:为百姓造福。 携妓:带歌女。 何妨:不妨,没关系。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对杭州小东山园林的赞美之作,表达了他对这片园林的喜爱和对自然、生活的理解。 第一句“安石东山志不渝”,描绘了诗人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他虽然身处官场
霜著芳苞翠作围,数椽潇洒映斜晖。 木奴何必须千树,乞得闲身径且归。 注释:霜花覆盖着花朵,仿佛绿色的花苞被翠色环绕;屋中的数根柱子在斜阳下显得格外清晰美丽。为什么非要种上千棵柚子呢?只乞求一个悠闲的身躯就可以直接回家了。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歌。诗人以霜花为喻,形容了花朵的美丽,同时用“绿”和“翠”来形容花苞和周围环境的颜色,形成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接着
【注释】 流行坎止:流行,指世事变化;坎,意为停止。意即世事变化多端,而能停于一境者少之又少。 举世营营(yíng jīn yíng jīn):世上的人忙忙碌碌。 真止矣:真的可以止息了。真止,真得安宁。 直如古井:像古时用来盛水的明井一样,不因外界的变化而有所动摇。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咏物来抒发自己的心情和志向。“鹿伯可郎中园池杂咏 止室”一句,以景起兴。 “流行坎止事无多”
【注释】 芳树:指桂树。丛生:茂密地生长着。 桂堂:即桂树堂,以桂树为名的堂名。 攀:攀登。 小山:即小山堂,以小山为名的堂名,这里借指隐士居住之处。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咏桂树表达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芳树丛生庭砌间”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庭院景象,芳树丛生,枝干交错,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次句“高枝更许后来攀”,进一步描绘了桂花的高洁品质,它不受世俗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