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钥
诗句原文: 投暝人家欲睡时,雨声不断水平池。 回头已过三江渡,醉看车中总不知。 译文: 天色渐暗,家中的人准备入睡,但窗外的雨水依旧连绵不断地敲打着窗户,将平静的池塘搅得波纹荡漾。 当我转身离开,已经过了三江渡口,而那辆载着我的车也早已消失在了夜色之中,我竟完全忘记了回家的路。 注释: 1. 投暝(wěimíng) - 天色昏暗。 2. 水平池(shuǐpíngchí) - 水面平静如镜
注释:云朵在空中舒卷,原本没有固定的形态,这种意境谁能理解呢? 出山的树木无心回归山林,也像这样,不妨今天就与它同龛。 赏析:这是一首以物喻人的七言绝句。首句“浮云舒卷原无定”,以云为喻,写出云的飘忽不定、变幻无穷。云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但也是人世间的一幕戏,它来去自由,无拘无束;第二句“此意谁能为饱参”,诗人把云比作人,用人世间的事情来比喻云的飘忽不定,表达自己的感慨;第三句“出岫无心归亦尔
《即事》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抒发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芸芸物态见天机:这里的“芸芸”形容事物繁多、复杂,而“物态”则是指事物的形态或状态。整句的意思是说,大自然中万物都有其独特的形态和状态,它们各自遵循着自然的法则。 2. 静里工夫得细微:这里的“静里工夫”指的是在宁静的环境中用心去观察和思考。而“得细微”则是指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发现事物中的微小之处。 3. 阶下秋红千万点
诗句解析及赏析: 1. 正月庚申朔 - 注释:正月,即农历的第一个月;庚申,指农历庚申日,即正月初三。 - 译文:正月初一。 2. 春来节物一番新 - 注释:节物,指节日的习俗或事物;一番新,表示与往年有所不同。 - 译文:春天到来,万物呈现出新的面貌。 3. 今岁仍逢腊里春 - 注释:腊,指农历腊月,即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里,这里指时间,即“今年”。 - 译文:今年仍然迎来了腊月里的春天
【注释】 落日:夕阳。谢虚阁:指谢安,字安石,晋时名士,曾任东晋宰相。少微阁:即“谢安少室”,谢安曾隐居于此山中。横琴:指弹奏琴曲。将急雨:形容云层突然聚拢,形成暴雨。一、二句写诗人在傍晚时分独自漫步于谢安的少室山居中,欣赏落日余晖和琴声相伴的闲适情景。三、四句写诗人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因笑而忘形,以至于失去了前面山峰的踪影,表现出诗人豁达的性格和对自然变化的豁达态度。 【赏析】
注释:黄云覆盖的山坞稻田,洁白的雪覆盖着漫山的荠菜花。路上行人频频向缙云借问:“碧香酒好是谁家?”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登越州缙云寺的时候所作。全诗描写了越州缙云寺一带的自然景色和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首句写景,描绘出一幅黄云满坞、沙田稻熟的丰收景象;次句写人,点明这是一位爱花之人;三、四句写事,通过路人的询问,表现了诗人与缙云寺僧人之间的友好关系
【注释】 登:登上;轧轧(jiá):车行声。轻舆:轻便的车;上马鞍:指登上山顶;岚翠:山间的云雾和青翠的树木,这里指山色;从教:任凭;宿霭:隔夜的雾气;清嶂:高峻的山峰;明日:第二天早晨;晴空:晴天的天空,形容景色明媚;取意看:欣赏。 赏析: 此诗为登马鞍岭之作,描绘了作者在马鞍岭上所见的景色。 首句“轧轧轻舆上马鞍”,写诗人轻装简行,登上马鞍岭。轻舆是轻便的车,上马鞍是登高望远的意思
诗句原文: 人生逆旅困风波,大似寄居鹦鹉螺。 月白江空无一事,不须更作钓鱼蓑。 译文注释: 人生就像在逆旅中漂泊,遭遇了无数的风波和挑战,这就像被囚禁在鹦鹉螺壳中一样,无法自由。当月亮升起时,江面显得空旷宁静,没有任何事情发生,因此没有必要再去做那副捕鱼的渔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人生旅途中的种种困境,以及他内心的感受和思考。通过比喻手法
【注释】 1. 短竹篱:矮小的竹篱。2. 缫(shāo)蚕:把蚕茧抽出丝来,制成丝线。3. 刈(yì):割。4. 熙熙:和乐的样子。5. 千寻瀑:瀑布名,在天台山上,有一千尺多高。6. 闲吟:即“闲居吟”,指诗人在山中隐居时的诗篇。7. 解:懂得。8.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天台山时所作。前二句写景,后二句抒情。诗人对眼前景色十分喜爱,却因自己隐居山中而无法与世隔绝,只好将这种感情化为诗句
注释:清晨,我艰难地攀登苍岭,汗水洒落在孱颜上。泥泞的小径刚刚平复,心情稍稍放松。 苍岭东头,我缓缓移步,眼前是美丽的处州山。 赏析:诗的首句写诗人登山时的艰苦,次句写登临后的心情,三句写登山所见,末句收束全篇,写诗人登高远眺,心胸开阔,对大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