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炳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唐李涉有山中五无可奈何诗戏用其体作秋日四章”,要求考生逐句解释并分析其艺术手法及作用。首先明确注释的关键词,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作用。 【答案】 译文:秋夜的月儿啊,多么令人无奈!月光炼成了精纯之气。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悬在天空之中,天地间一片澄澈清明。它照射着我内心的方寸之地
【注释】 无可奈何:无法可想。轻桨:小船,泛指舟船、航楫。上下:方位名词作状语,指上天下地。涵:包蕴。双白鸥:即双鹤。寄浩荡:寄托于浩渺的江海。 【赏析】 《秋日四章》是唐代诗人李涉在秋日所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此诗通过描写秋水、秋空、白鸥等景物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无奈与哀愁之情。全诗意境开阔,情感深沉,充满了哲理和人生感慨。 第一首“无奈秋水何,悠悠荡轻桨。”意思是说,这秋天的水面是如此平静
这是一首赞美茶的诗。诗人以美人喻茶,描绘了茶的特性和品质。 首句“次黄叔粲茶隐倡酬之什”,提到了一个名为次黄叔粲的人,他是一位茶隐倡酬之人,也就是一位擅长品茶的人。这里“隐”字暗示了次黄叔粲是一个隐居在深山老林中的高人,而“倡酬”则表明他在品茶的过程中,能够品味出各种茶叶的韵味和特色,从而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 “美人隐于茶”,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次黄叔粲品茶技艺的高度赞赏
【注释】:无奈秋山何,万叠浅深碧。——无奈,无可奈何,无可奈何地。秋山,秋天里的山。万叠,指重重青山。浅深碧,指秋日的青翠。棱棱,形容山峰高峻挺拔的样子。 起来楼上看,朝爽浮几席。——起,起床。楼上,登上高楼去观赏。朝爽,早晨清爽宜人。浮,漂浮。几席,泛指座位。 棱棱政自高,更养静寿德。——棱棱,形容山峰高峻挺拔的样子。更,更加。静寿德,指宁静而长寿的品德。 赏析:这首诗以写景开篇
【注释】夏肯甫:即夏承焘字。夏肯甫晓山亭,作者自号“夏肯”,故称“夏肯甫”。 夏肯甫晓山亭:作者的诗集名。 棂:窗格。 纳:接纳。 隐几:倚着几案。挹:舀,指用手取。 以我胸中真:我的心中自有真性情。 会:领悟、体会。 孰因夜息存:谁因为夜间休憩而有所存留? 孰使昼梏累:谁又使得白天束缚劳累? 念虑方清明:思考和顾虑刚刚变得清晰明白。 体:体会。 贵切至:非常重要。 峨峨:高耸。 成:建立。
【注释】无可奈何:指无能为力。秋风:秋天的风。桐:这里指梧桐树。井上桐,井边的桐树。观复:观察自然的变化和事物的往复更替。妙理:深奥的道理。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用五言绝句的形式表达对秋天的感受。首句“无奈秋风何”,直说秋风令人感到无可奈何;次句“怒号震林木”,写秋风之猛烈,使树木摇动、树叶落尽;后两句“着我井上桐,一夜失寒绿”,则写自己居住之处,在秋风中也受到损害。这四句诗,一气呵成
【注释】 方岩山有仙人田项宜父家,其下于屋之西偏筑亭疏沼杂莳花木为娱奉寿母之地,即以名之。自著怀仙:指在诗中表达自己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紫锦囊缄五岳形,白书黑纸秘黄庭。 何如琴几焚香坐,细读包牺一卷经。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方岩山上筑亭赏景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于神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方岩山有仙人田项宜父家”,描绘了方岩山的景色和仙人田项宜父的家世背景
【注释】 方岩:山名。仙人田项宜父家其下于屋之西偏筑亭疏沼杂莳花木为娱奉寿母之地即以名之自著怀仙 “方岩”二字是地点,“仙人田项宜父家”是主人,“在”字承上启下,“于”字承接,“屋之西偏”是位置,“筑亭”是行动。“疏沼杂莳花木”是动作,是修饰语,“为娱奉寿母”是目的,“即以名之”是结果。“自著怀仙”是结局,“自著”是自号,“怀仙”是愿望,“不须他觅”是原因。 晚菘早韭各随时,霜薤青青间露葵。
注释: 五松山太白祠堂,在今陕西宝鸡市。李白(字太白)曾隐居在此。舣舟来访指诗人来此游览。快上山头指登山之快。捉月仙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呼不醒指仙人呼唤李白也唤不醒。一间老屋战西风指诗人所见的破败的小屋。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写游访宝鸡五松山太白祠的感受。 首句“舣舟来访宝云寺”点明游踪。次句“快上山头寻五松”写登山之快与对太白遗踪的向往。三四句是全诗重点,写游访五松山太白祠所见。前一句说
归途过铜官山 山路曲折,落叶满地,青松疏落。斜阳透过稀疏的树丛,洒在崎岖不平的小路上。 鸣禽无数声相应 无数的鸟儿在山林间自由翱翔,发出悦耳的叫声相互呼应。 一阵微风野菊香 一阵微风吹过,带着野菊花淡淡的香气,让人心旷神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画卷。首句“山径崎岖落叶黄”,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写,生动地展现了秋日里山路的曲折与落叶的飘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