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蕃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1. 秋怀十首 其八:吾友王彦傅,结交二十年。 - 解析:这里的“吾友王彦傅”指的是诗人与王彦傅的友谊,两人已结为知己,相伴多年,交情深厚。 - 译文:我的朋友王彦傅,我们结交已有二十年之久。 2. 不待孟母迁:早孤能自立,不待孟母迁。 - 解析:孟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贤妻良母,她为了教育孟子,三次迁移居住地,以确保孟子的成长环境优良。这里通过比喻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平生迂斋老:我一生都住在书房里,过着隐居的生活。 2. 雅志在考槃:我的志向在于追求简朴的生活,如同古人所说的“考槃”,即隐居生活。 3. 尘氛小败意:世俗的纷扰让我逐渐失去了当初的志向。 4. 顾辄求辞官:每当想到这些,我就会想要辞去官职,过一种隐逸的生活。 5. 谷中万松株:我居住在山谷之中,周围生长着无数的松树。 6. 郁郁知岁寒
晨起雪作 苦寒不成眠,哀哉何时旦。 拥衣听鸡鸣,有类巢木鹳。 注释:早晨起床时下起了雪,寒冷的天气使得我难以入睡,真是令人悲哀啊,什么时候才能天亮?我裹着衣服听着鸡鸣的声音,这情景很像一只在树上筑巢的鹳鸟。 窗明若仿佛,自起寻宿炭。 残炉星销尽,束缊分邻爨。 注释:窗户明亮得像是天边初升的月亮,我起身去找昨晚剩下的炭火。那熄灭了的炉火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只能把剩余的炭火分给邻居烧菜做饭。
诗句原文:吁嗟古诗人,达少穷则多。定逢造物嗔,故此成折磨。怀哉兴化令,累然蓬一窠。融州计官满,归日定如何。 译文:叹息古代的诗人,他们因为贫穷而生活困苦,但是一旦摆脱了贫困,就会变得富有和有名。我总是感叹,为何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承受着那么多的痛苦和折磨呢?我总是在想着,如果我能够成为一个官员,我一定会好好地利用这个机会,为国家做出贡献。然而,现实却让我感到失望,因为我发现
秋怀十首其七 侯芭老于玄,后山称嫡孙。 师法苟自是,顾可名他门。 欲观尹方斋,请视周伯仁。 我亦识此老,一尊思细论。 注释: - 候芭老于玄:等待侯芭(人名)老了。候芭即刘琨,字安民,晋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将领。玄指玄学、老庄之道等道家思想。 - 后山称嫡孙:后山指的是东晋名将祖逖的后代,他的儿子祖纳被封为嫡孙。 - 师法苟自是:师法是指学习别人的方法或技艺,苟自是则表示自我满足。 -
秋怀十首其九 吾友徐审知,识自弱冠初。 中间几离合,每见愧不如。 乃翁春秋学,老死使者车。 官职不足道,门户政要渠。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位名叫徐审知的朋友的怀念之作。全诗分为四组意象,每组都描绘了朋友在不同阶段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 “吾友徐审知,识自弱冠初。”第一句写诗人认识徐审知的时间,是在他二十岁左右的时候。这里的“弱冠”是指男子二十岁时成年礼,也称为“弱冠之年”
秋怀十首 其十 情亲骨肉均,未可一一数。 君家盖其人,进也边城戍。 肃仪虽近家,白首犹管库。 好歌归去来,莫赋感不遇。 注释: ①“情亲”四句:意指亲情深厚,兄弟之间感情融洽,但不可一一列举他们的功绩和贡献。 ②“君家”二句:意谓你的家庭有杰出的人才,他不仅品德高尚,而且在边疆守卫国家。 ③“肃仪”二句:意谓虽然我和你的家庭关系很近(因为作者曾任河南府参军),但你却年已白发仍然管理仓库。
【注释】 ①怀徐审知:思念徐审知。王彦博:王审之。②山花发:指春天到来,山上花开。③湖柳深:指春天来临,湖边的柳条已经长得很茂盛了。⑤君、我:指徐审知和作者自己。⑥别句:别离时写的句子。多纸:指诗作太多。⑦别觞:离别时斟的酒。⑧病驹匪(fēi)恋秣:病马不恋吃草料。比喻人到老年,对名利不再追求。⑨鸿雁归有心:鸿雁是候鸟,每年秋天从北方飞到南方过冬。鸿雁归来,意味着要离开这里了。⑩已后:以后
【注释】 官白下:任白下县令。 梅蕊破腊前:正月梅花初开之时。 维时:那时。 君答如倒弦(qū):你回答得象弹奏琴瑟时声音从弦上倒转过来一样。 自兹三年游:从那时起,我们三年来一起出游。 如篪(chí)复如埙(xūn):象吹管乐器的篪和埙的声音那样和谐。 东阁坐明洁:在东阁中坐下,环境很清静。 意钓行方便:指以意会道,随遇而安。 快阁诵长句,观山酌幽泉:快阁中朗诵着长篇诗文,观赏着山间清泉。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掌握炼字、把握诗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地把握诗歌内容,结合题目要求和重点进行赏析,本题的注释中“虚名”即虚名浮誉;“束书”指束缚人的读书。译文中“杜老厌束书”是说杜甫厌倦束缚人读书的文字。 【答案】 ①寒温问虚实,虚名浮誉(虚名) ②杜老厌束书(束书),指束缚人的读书。杜甫厌恶这些束缚人读书的文字。 ③半百无一行(半百),五十岁,这里借指年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