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慎生
【解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全诗以“忆”字为纲,分三层写景抒情,最后抒发感慨。 第一层(首联):写扬州的春天景色。扬州地处江南水乡,春日里,东风轻轻吹绿扬子江畔的杨柳树,暮雨时分,《水调》曲调悠扬哀婉。 第二层(颔联):写听到远处传来的《折柳歌》。《折柳歌》,即《折杨柳枝送别歌》,是唐代流行的一种送别歌曲名。此句意谓,在远离故乡的天涯海角,听到远方传来的玉笛声,飘荡在南国的上空。
【注释】 怀方存之:怀念着远方的人。 帘阁对春酒,落花方有赊:春日的帘阁里对着美酒,只有那飘落的花朵才值得买。 萧萧寒食雨,寂寂子云居:淅淅沥沥的冷食节雨声中,静寂的子云居。 香草怀人夜,青春解佩初:芳香的香草在夜里思念着远方的人,青春时节的解下佩玉去赴约。 国风终古意,应自惜璠玙:国风的情意永远流传,应当珍惜像瑶、瑾一样珍贵的宝玉。 【赏析】 《怀方存之》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
晚登白鹤峰亭子眺望有怀殷子徵京师 鸟道盘空雾雨悬,楼台缥缈入江烟。 云开树色分灊岳,浪卷秋声落海天。 注释:鸟道盘旋在空中,云雾弥漫,雨水飘洒。楼台在雾霭中显得朦胧而遥远地融入江边的云雾之中。云散开后,可以看到树木和山岭的色彩。浪花翻滚着,带着秋天的声音从海上飘落到天空中。 京国飞鸿人万里,沧洲骑鹤事千年。 注释:京城的国都像大雁一样飞行着穿越万里之遥,沧洲的骑鹤之事已经经历了千年。
【注释】 1.姑孰:地名,在今安徽当涂。沙村:水边的小村庄。 2.天澄:天空清澈明亮。 3.江影:指江流的倒影。 4.画角秋声:用画笔描摹出的声音。 5.禅梦:禅宗修道者的精神境界。 6.西城月:指月亮。 7.秣陵:古地名,即今江苏南京。 8.寒潮:指初冬时江面结冰的冷潮。 9.直送:径直送达。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幅深秋季节,夜行舟中所见之景。首句写天上,云净星河转玉绳;二句写地上
【注释】朱丈:这里指朱伯韩。侍御:官职名,唐时为御史中丞的别称。潞河:即今北京通县西北的潞河。唐衢:唐朝大臣。唐衢哭诗:相传唐衢作此诗以悼念其友人李白,李白被害后,唐衢痛哭,遂成“唐衢哭”典故。每饭难消杜甫愁:杜甫在成都草堂期间生活十分艰难。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寄给朱伯韩的一封信,信中抒发了对国事的关切和对朋友朱伯韩的怀念。 首句写自己身处寒冷之地,却依然冲寒独望,表现了诗人的坚毅品格
【注释】 晓发芜湖:早晨从芜湖出发。 残笛鸠兹路:残留的笛声回荡在鸠兹的路上。 银河耿未收:银河还未完全消失。 江帆凉近月:江上泛着凉风,靠近月亮的帆。 夜水白沈楼:夜间的水波像白色的沉没在水底的楼。 树出天门晓,潮生海国秋:树木露出天际,潮汐生起于大海。 乡园西望近,归梦满吴头:故乡的园林在西边望去很近,而心中却充满了思乡之情。 【赏析】 诗写旅途所见,抒离情别绪。首联写晓发芜湖时所闻所见
帘阁对春酒,落花方有赊。 萧萧寒食雨,寂寂子云居。 香草怀人夜,青春解佩初。 国风终古意,应自惜璠玙。
东风吹绿过扬子,水调阑珊暮雨时。 《折柳》天涯闻玉笛,飞花南国唱《杨枝》。 春山荷锸情何限,弥勒同龛愿岂迟。 江左清华摇落后,白头空咏《四愁》诗
云净星河转玉绳,沙村人语夜天澄。 露华白满香街屋,江影红添水市镫。 画角秋声千里路,青山禅梦六朝僧。 想思应共西城月,直送寒潮下秣陵
雷后尖风剪敝裘,冲寒独望潞河舟。 将诗更惹唐衢哭,每饭难消杜甫愁。 国士声从名宦重,谏臣书待史官收。 中年好种山田豆,人近苍梧易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