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梈
小年日,仍宿北山 腊日才过又小年,指农历腊月(十二月)过后的小年,即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为民间祭灶的日子。此时天气渐冷,人们准备过年。仍宿北山:仍然住在北方的家中,这里的“北山”指的是北方的家。 腊日才过又小年,那堪泽国雨连天! 腊日才过又小年,指农历腊月(十二月)过后的小年,即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为民间祭灶的日子。此时天气渐冷,人们准备过年。那堪泽国雨连天:泽国的天气是连续下着雨
诗句:京国相逢意若何,向人平谳路人歌。 译文:我与施生在京都重逢,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他向我诉说了一路的辛酸历程,我不禁为之动情。他唱着歌,歌词似乎在讲述着他的苦楚,我听着听着,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 关键词解释: - 京国:指京城,这里代指诗人的故乡或当时的首都所在地。 - 意若何:表示内心的困惑和不确定,可能是对施生遭遇的同情,也可能是对未来的担忧。 - 平谳:原意为审判公平
注释:松树在严寒中屹立不倒,被人们所赞美。深山之中的大雪将松树封住,它无法动弹。当松树化为东海之水时,天空中的青天白日和沉睡的苍龙都会为之动容。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松树为喻,借松树的形象来赞美那些不畏艰难困苦,坚持信念,矢志不渝,不怕牺牲的人和事。全诗通过松树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精神的赞美和敬仰
注释: 社农家近白鸥沙,再系停骖候蚤霞。 注释:社农家靠近白鸥沙,再次停车等候早晨的霞光。 闲启古囊看法箓,此身如到玉清家。 注释:悠闲地打开旧书查看法箓,我就像到了仙境的家里。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观景抒怀的诗。诗人在大雪纷飞的十二月十九日,等待进贤的到来,而进贤没有来,于是便去观察田野的景色,看野人读道书,然后回到自己的地方。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在大雪天中等待进贤,但进贤没有来
注释:石头渡口有古风烟,我在这里洗盏开樽面对着浅浅的沙。郤唤掾曹无觅处,我移船幽寺去看黄花。 赏析:《送萨佥宪至岩头渡》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首联“石头渡口风烟古,洗盏开樽对浅沙。”描绘了诗人在石头渡口看到古老的风景和清澈的河水,以及他与朋友一起开怀畅饮的情景。颔联“郤唤掾曹无觅处,移船幽寺看黄花。”则表现了诗人在离开朋友后,独自一人来到幽静的寺庙中,观赏盛开的花朵
【注释】:五月:指农历五月份。沙山:泛指北方沙漠地带的山。铁骑:即骑兵,这里指精锐的马军。堂人:侍从人员。芳草多:形容军营中花草茂盛、环境优美。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军营生活的诗作,描绘了将军与部下同甘共苦、生死与共的情谊和军营中的美景。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富有生活气息,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霜树前头欲下禽,远行逢有慕归心。 佳人昨日天际去,红蓼作花秋正深。 霜树前头的鸟儿好像要飞下树来,远行的人遇到这种情况就产生思念家乡的感情。 昨天佳人已经飞过天边去了。 红蓼花开得正茂盛,秋天也到了
诗句解析与赏析: 1. 东郊芳草绿萋萋 - 注释: 东郊,即指郊外。芳草,代表春天的草木茂盛。 - 译文: 东边的郊外长满了翠绿的草,显得生机盎然。 2. 欲到浑如恋马蹄 - 注释: 欲到,即形容一种渴望或向往的情绪,浑如,非常像,恋马蹄,比喻留恋不舍得离去。 - 译文: 这种对东郊美景的向往之情,简直像是依恋着马的蹄子不愿离开。 3. 总是都门好春色 - 注释: 都门
【注释】 一翁二季:指张平章(张商英)与洪生(洪刍)。一翁,指张商英。二季,指蔡襄与蔡京兄弟俩。 向皇都:指在朝廷任职。 事太殊:指遭遇和际遇不同。 只惜翰林欧学士:只惋惜当时的翰林学士欧阳修。 当时书让蔡君谟:当年欧阳修曾把文章送给蔡襄看,蔡襄认为写得好,便推荐给皇帝。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是作者为张商英赠洪刍的诗而作的题画诗。 首句“一翁二季向皇都”,是说诗人与张商英同为朝中官员
赠水鉴道人写真 鉴尽公卿写尽真,此心澄彻故通神。 世间未用论沧海,何日河流照得人? 注释: 赠水鉴道人写真:送给水鉴道人的画像。 鉴尽:看透、看清。 写尽:写出、描绘。 真:指真面目。 此心澄彻:这心胸像清澈的水一样。 通神:通神意指神通广大。 世间:世上。 未用:不用。 论:评说。 沧海:大海。 何日:何时。 河流: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