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梈
【注释】 渐岭:指桃花源。对江:对着江。绝爱:非常喜爱。幽树:幽静的树林。行处:走到的地方。祇(zhǐ)贪:只是。黄昏:傍晚。 赏析: 《桃园行》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游历桃花源的所见所感。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桃花源美景的赞美之情。以下是逐句释义及译文。 1. “桃花原是渐岭对江” - 这句描述了桃花源的位置和自然景观。"桃花" 指代美丽的自然风光,"原" 通常是指一片地方或区域
诗句释义 1. 东风千里福州城:东风指的是春季的风,这里特指春天的微风。福州城是指福州这个城市。这句话的意思是春天的微风吹拂着福州这座城。 2. 绿水青山老送迎:绿水指的是清澈的河流,青山指的是青翠的山峦。“老送迎”可能是对季节变换的一种描述,表示春去秋来,四季更替。这句话表达了春天到来时,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3. 惟有垂杨偏待客:唯有指的是只有、只有这样,垂杨指的是柳树
注释: 1. 不见罗生心惘然:罗生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画家罗公远,他擅长画鹤,此句意指罗生的画鹤已不在世上流传。 2. 画图河朔尽流传:河朔是指黄河北部地区,此句意指罗生的画鹤已经传遍了整个黄河北部地区。 3. 沧洲旧隐无人识:沧洲是指长江以南的洞庭湖,此句意指罗生的画鹤在洞庭湖一带已经没有人认识。 4. 正似寒芦落雁边:正似寒芦落雁边,是说罗生的画鹤就像是寒冷中的芦苇、飞翔的雁群一样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伊孝子 - 这是诗的标题或作者名,可能是对某位孝顺子嗣的赞美。 2. 是州 - 指的是这个地区。 3. 宁有古藤君 - 意思是“在这个地方有没有像古藤一样坚韧不拔的人?”表达了一种寻找贤人的感慨。 4. 子弟班班行义闻 - “子弟们”意指家中的年轻人,“班班”形容他们的品行端正、有序。“行义闻”即以德行闻名。这句表明家族中年轻一代的行为端正并受到好评。 5.
注释 古藤尺五霜烟交,不见长身见墨梢。 古藤:老枝 尺五:一丈(一尺等于十寸,一丈为10尺) 霜烟交:指秋霜覆盖在树的枝叶上,形成白雾般的烟雾 不见长身见墨梢:意思是说虽然看不到树身很高大(因为被霜雪覆盖了),但是可以看到树梢是黑色的(因为树干是黑色的)。 千载高风犹一日,莫妨儋耳住无茅。 千载:指一千年的时间 高风:高尚的品质或作风 犹一日:就像一天一样 莫妨:不要妨碍 儋耳:即儋县
【注释】 摇落:秋日的树叶飘落。残僧:指在寺院中已无僧人,只剩下破败的房屋。旴江:即闽江,发源于江西武夷山,流经福建、江西等省。峰南:指山峰南边,这里泛指闽江上游一带。雁声:大雁的叫声。 【译文】 秋季落叶时节石门镇水清沙明,残旧的僧房楼宇映照于清澈的河水之中;想乘船前往闽江上游,却因山路转弯而听得到山峰南边的大雁叫声。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经过石门镇时,所见的秋天景象。诗的前两句写景
闻东郊夜歌 促拍繁歌沸不停,月高弦语转明星。 莫令知有西邻客,独坐挑灯看六经。 注释:听到东边田野传来的夜晚歌声,节奏加快的歌声在空气中回荡不息。明亮的月光下,悠扬的音乐声似乎化作星星点点闪烁。不要让人知道这里有一个从西边来的客人,独自坐在灯下翻阅六经书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在听到东郊的夜歌声时,被其美妙的声音所吸引,仿佛看到了天上的星星都在随着音乐而闪烁。然而
注释:春天的景色在西郊特别迷人,登上江上的高台放眼望去,远处的石岩西面是西禅寺。在平常的时候,我常去楚山观看花开的日子,现在在这里看到新长出的嫩苗已经长得绿油油了。 赏析:此诗描绘了春日西郊的美景,诗人站在江上登台远望,看到了石岩西边的西禅寺和那里的花草树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题解】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诗人以“布谷”声起兴,表现了一幅江南春雨中的景色图:烟雨蒙蒙,江流潺潺。野桥平伸,乱流冲激着桥石,发出阵阵轰鸣,宛如布谷鸟的叫声。诗人想象着,如果能招到渔翁共游西峰看晚晴,那该有多好!全诗构思新颖,意境优美,富有情趣。 【注释】 题: 向。 烟雨:指细密的烟云和连绵的雨丝。 布谷声:布谷鸟的呜叫声。布谷是杜鹃的别称。 何由:哪里能够。 鱼竿客:捕鱼的渔人。 西峰
【注释】 和揭曼硕茂才:即同和诗。 揭尝过临不遇,留题墙壁:揭曼硕曾经到访过这里,但因命运不济未能得到重用,所以留下诗句留在墙上。 麻姑:传说中八仙之一,居住在蓬莱山。 解鬓成霜:指年纪渐长。 况说山中海与桑:何况在山中,大海与桑树都是那么渺小。 南城:古地名,这里指代京城。 坛近客:即“坛下客”,旧时称在宴会中陪坐的客人。 西风残照忆题墙:傍晚西风中残阳斜照,想起过去在这里留下的诗句。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