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梈
【注释】 1、杨花:一种植物,花瓣呈白色或粉红色。又名木槿花。 2、穿空透户:形容飘忽不定,无处可寻。 3、本无因:原本没有原因。 4、恼杀人:使人感到烦恼。 5、我似杨花花似我:比喻物与我相似;又比喻人如其名。 6、玉堂春:唐时宰相房琯的府第,后用以借指朝廷(官场)。此处泛指官场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咏物诗。诗人借杨花来写自己对仕途失意的感叹。
赠水鉴道人写真 鉴尽公卿写尽真,此心澄彻故通神。 世间未用论沧海,何日河流照得人? 注释: 赠水鉴道人写真:送给水鉴道人的画像。 鉴尽:看透、看清。 写尽:写出、描绘。 真:指真面目。 此心澄彻:这心胸像清澈的水一样。 通神:通神意指神通广大。 世间:世上。 未用:不用。 论:评说。 沧海:大海。 何日:何时。 河流:江河
【注释】 寒山:指唐代画家李公麟的《山庄寒林图》中的寒山。 太平:唐人以年号名之,此借称安禄山叛乱的时期。 霜吏:喻指能抗御风霜、治理国事的人。 画史:指擅长绘画史的人。 【赏析】 此诗首句点明“友人”的画是寒山图,次句写其画境:走遍天涯也见不到秋天,寒山之冷令人毛骨悚然,第三句写友人的用意:他欲选一位像李公麟这样的寒山为官,第四句写友人的自谦:他自认为画史上只能排在第一流。
【注释】幽人:隐士。长开:一直开着。春风:春天的暖风。绿苔:指青草,这里指草地。有情双燕子:有感情的燕子,即喜燕。暂时:一作“暂”。飞去又飞来:形容燕子来回飞翔。 译文:深山里的隐士不出门,春天来了一直开着窗子,窗外的花草都长出了新芽,春风吹过,使窗前的绿苔也长出新叶。感谢那些有感情的喜燕,它们在窗外飞旋飞舞,时而停歇,时而起飞。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写春意盎然之景
【注释】 怀南:怀念南方。海棠:指海棠诗,作者在任中所作。 新事:新近的政事。 醉题诗:醉酒时写诗。西垣下直:指官署内朝见君主时在西边宫门站立待命的情景。 今日岂无歌舞地:今天哪还有歌舞之地(即歌台舞榭)。 一尊先被外人知:这杯酒早被外宾喝去了。 【赏析】 此为咏物诗。作者在任期间,曾作《海棠》诗。“感新事作”,意谓因对新近政治上的变故感慨而作诗。“海棠花发”句,是说诗人在看到海棠花盛开的时候
注释: 帝城:京城。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的4月20日前后。黄鹂:一种鸟名,这里指代春天的使者。关外:指的是长安之外的地方,即现在的陕西、甘肃一带。风光:景色和气象。大较迟:形容景色比较迟缓。想得:想象得到。先生:旧时对官员的尊称。到官:到任。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盛复之的一首赠别诗。通过描绘京城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盛复之到任宣德的祝福和期待。同时,也通过对比关内外的景色差异
注释: 归自馆中闻莺 回到官邸中,听到窗外的黄莺在鸣叫。 春来羁思不堪论,春天来了,我的思念却难以言表。 日日瞻星谒禁垣 每天都仰望星空,向皇宫进贡。 昨夜归来津口听,昨晚我回来时,在渡口听到了黄莺的歌声。 娇莺啼断内城园 黄莺的歌声在皇宫的园林里回荡,直到声音消失。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和诗人心情的小诗。首句“春来羁思不堪论”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到来充满了期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容,赏析诗歌语言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歌的意象和诗人的情感以及表达效果。 题中“春日上平坡寺”中的“春日”指“春天”。“上平坡寺”,指“登上平坡寺”。从诗的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写寺庙春景的绝句,写的是登临寺庙所见的景色。首联“萝径阴阴近百层”,描绘了春日里山间寺院的幽静景象,萝径、山寺相依,层层叠叠
注释:清明时节,厨师们忙着做祭祀用的饭菜,但都无心烧火,因为烟雾太多,怕触犯神灵。中原地区的粮食熟得像天一样,酒里都是熟食。 小桃不分颜色像火红的太阳,为人们照看秋千,让孩子们玩得开心。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清明节时的景象和习俗。诗人通过对比、拟人等手法,描绘了清明时节,人们在祭祀、品尝美食、玩耍等方面的活动。诗中的关键词“清明”是指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节,这一天人们会扫墓祭祖
【注释】:挽西蜀□先生。□,人名。上玉京,指京城长安。 【赏析】:诗中以“乾坤未是负先生”为题,意在赞颂西蜀□先生不屈不挠、坚持正义、敢于同邪恶作斗争的精神。诗人对这位先生表示了深深的敬意,也表达了对他的深切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