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径阴阴近百层,金舆记是昔人登。
山僧苦避寻诗者,牢闭柴门唤不应。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容,赏析诗歌语言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歌的意象和诗人的情感以及表达效果。
题中“春日上平坡寺”中的“春日”指“春天”。“上平坡寺”,指“登上平坡寺”。从诗的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写寺庙春景的绝句,写的是登临寺庙所见的景色。首联“萝径阴阴近百层”,描绘了春日里山间寺院的幽静景象,萝径、山寺相依,层层叠叠,给人一种宁静、幽深的感觉;次句“金舆记是昔人登”,则表明作者曾攀登这座古寺,但已经多年未曾重访了。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古寺的幽静之美。
颔联“山僧苦避寻诗者,牢闭柴门唤不应”,描绘了一位僧人因为害怕寻访者的打扰而紧闭柴门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僧人的同情之情。“苦避”二字,不仅写出了山僧的无奈,也流露出他对过往行人的不满。“牢闭柴门唤不应”一句,更是将山僧的无奈和厌烦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答案】
春日上平坡寺
萝径阴阴近百层,金舆记是昔人登。
山僧苦避寻诗者,牢闭柴门唤不应。
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春日山寺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山寺的向往之情,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联描绘了春日里山间寺院的幽静景象,萝径、山寺相依,层层叠叠,给人一种宁静、幽深的感觉。颔联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古寺的幽静之美,同时反映了作者对过往行人的不满。尾联以写山僧苦避寻诗者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