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师道
鸣鸠林外桑密,眠犊沙头草添。 春水石桥红杏,夕阳茅屋青帘。
空云黯淡青鳞斜,月色惨惨黄铺沙。 九天青女曳裾带,笑抛珠露成飞花。 僵禽淅飒动庭竹,城上啼乌怨如哭。 琐窗疏帘点轻毳,古砌芳花凝碎玉。 绣帐垂深□□处,两两金乌喷晴雾。 春浓入骨不知寒,屏外凄风倒回去。 烛龙破梦惊晴光,酒波暖滟酥花香。 笑看碧瓦冻鸳鸯,岂知茅屋悲无裳
神京望西北,连山郁崔嵬。 百里达关下,两崖忽中开。 林霏递掩映,磴道随萦回。 岂知古燕塞,径以越与台。 夙闻弹琴峡,涧响逾清哀。 行行未及远,秋风涨黄埃。 翠华届榆林,丞相前驱来。 疾还惮迫险,顾瞻复徘徊。 惟天设限蔽,万古何雄哉。 抚迹思往代,键钥每自摧。 皇衢坦荡荡,来往无惊猜。 毡车正联络,怒辄奔春雷。 前趋见行殿,遥峙积雪堆。 腾凌万马驹,暮绕龙虎台。 愚生一何幸,获忝儒臣陪。
高秋白露如零雨,促织惊寒近床语。 美人不寐空闺深,共向西风诉离苦。 玉关征人去不归,无书寄与来鸿飞。 背壁孤灯照清泪,谁家急杵敲寒衣? 寒衣八月当寄时,今年独恨衣成迟。 天吴颠倒旧绣裂,春蚕冻损新丝稀。 夜长抱膝三太息,此怀促织那能知。 微霜凄凄月欲没,四壁萧萧声转急。 吟成锦字长相思,万里秋空凝愁碧
石刻三代遗,独数岐阳蒐。 剥落卧榛菅,奇宝谁见收。 金源亦好事,驼载来蓟丘。 岂知桥门镇,天为兴邦留。 我老幸摩娑,考古思西周。 使君精篆法,声华振皇州。 足追史籀制,惜值车攻休。 騑騑五马来,东向会稽游。 会稽岂无碑,颂述徒夸浮。 愿言宣仁化,嗣续垂千秋
皇朝树藩垣,江浙天下最。 岂惟财赋强,政体亦宏大。 群僚极高选,吉士多蔼蔼。 赞参每从容,句检尤倚赖。 徐卿世名家,践历振风裁。 运筹佐漕挽,遗声满吴会。 今兹缀班行,深意良有在。 更张化弦新,洗目盛除拜。 眷怀东南逼,明见万里外。 元宰回北辕,贪墨亦狼狈。 终然公论白,少觉众心快。 谁当进良谟,清静抚雕瘵。 诸公正虚左,愿言亟行迈。 王公山阴裔,前政民所爱。 一时欣接武,二妙实同载。
处世五十年,寡嗜仍少病。 天与两目光,炯炯素清净。 前年翳生左,赤脉欻交横。 审因察其源,五色非所竞。 学书信夙习,耽读亦本性。 虽于二事切,未必致兹证。 从来不解饮,杯勺强酬应。 积毒根胃肠,标表发昏瞢。 针刺争杂施,流血和泪迸。 丹砂与空青,数市窘赀罄。 栀檗动盈筐,日啖不论命。 重氛幸全扫,馀眚时一盛。 荏苒三载间,视眺犹未莹。 偏盲亦何害,忌者遂相庆。 惟兹二三友,为我忧怲怲。
才登东阳桥,复涉兰溪渡。 千里名地同,依依乡井故。 六合岂不宽,遐瞻恣驰骛。 嗟此穷山中,宁知拟予步。 三生有夙习,兹游亦奇遇。 独怜迂狷姿,谐俗匪心素。 腼颜民社寄,抑志簿书务。 烦尔父老迎,停车劳前路
春晨气澄穆,杂卉香满路。 百舌鸣高林,墟烟淡如雾。 农夫启门出,在野各有务。 行人独何为,憧憧自来去。
五载乐闲旷,闭关每安眠。 祖行复言迈,迫此将残年。 江湖多北风,临流竟回船。 连旬踏冻雪,驱马不得前。 锦溪何沦漪,芝山亦清妍。 岂乏故人居,欲往无由缘。 漫漫四野白,青是谁家烟? 仆夫慰饥面,呼酒还欣然。 我独不解饮,自苦谁汝怜。 前途幸云迩,努力勤挥鞭。 职思在忧民,才薄志自坚。 只应高人笑,胡不甘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