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九思
阶前萱草可忘忧,意指庭院前的萱草可以让人忘却忧愁。底事王孙尚远游,为何王孙(指远方的游子)还要远游?可能是因为他希望借此忘却忧愁。却笑去年新种竹,锦䙀已露竹根头。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去年种植竹子的回忆,而竹子现在已经长出了花苞,预示着即将开花。 柯九思的《闺中词写寄三首其三》是一首表达游子思乡之情的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游子的孤独和无助。诗中的“阶前萱草”和“王孙远游”等意象
偶成三绝写上就□匡庐山人 □华云影漾中郊,光曜纷纭动翠旓。 玉笛夜吹山石裂,有人骑鹤过三茅。 注释: 偶成三绝:偶然写的三首诗。 □匡庐山:在江西九江市境内,因周匡庐而得名。 漾:水波荡漾。 光曜:日光、月光。 纷纭:错杂的样子。 翠旓:指青松。 玉笛:用玉石制成的乐器。 骑鹤:传说中有仙人骑着白鹤飞升而去。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一首七言诗,作于宋英宗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春天
【注释】 1. 题山谷咏马诗帖后:指陆游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十七帖》所题跋。 2. 道山书困下阶立:陆游自号放翁,晚年隐居在山中,常以读书为乐,所以有“道山书困”一说。他因生活窘迫而不得不在下台阶上站着读书,这是陆游晚年生活的写照。 3. 曾见先朝十二闲:指陆游曾经看到唐太宗李世民的画像和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的对联。这两句诗表达了陆游希望恢复唐王朝的愿望。 4. 紫翠楼台秋雨后
【注释】 物华生意隔湘帘:湘帘,指湖南的帘子。物华,即景物。 睡起残妆思更酣:醒来之后,梳妆打扮尚未结束,依然沉浸在醉意之中。 微笑竟穿花畔去:微笑着穿过了盛开的花丛。竞,竟然,副词。 背人低语折宜男:在背对人的旁边低声说话,并折了一枝宜男草送给她。宜男草,又称忘忧草,传说有忘忧的作用。 【赏析】 这首闺情词是写女子思念远行丈夫的。首句写女子起床后,看到窗外美丽的景色,感到心情舒畅
注释: 姚洛向东去玉山,因书寄来我。 相逢何必久徘徊,泽国的桃花岸岸开。 听说衡阳南边有路,秋天深了没有雁来传书
万骑时巡九月回,年年望幸寺门开。 儿童不识髯龙远,犹问君王几日来。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万骑时巡九月回 - 解释:成千上万的马匹定期进行巡视,每到九月便回到这里。这里的“万骑”指的是皇帝的卫队,而“九月”则可能指一个特定的时间点。 - 赏析:通过“万骑时巡”和“九月回”,形象地描绘出了皇家卫队的频繁活动,以及这种活动的规律性和重要性。 2. 年年望幸寺门开 - 解释
以下是对“次杜德常典签玉泉寺秋日感怀韵五首其一”的逐句释义、翻译、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1. 原文释义: 万骑时巡九月回,年年望幸寺门开。 儿童不识髯龙远,犹问君王几日来。 2. 翻译: 每年的秋天皇帝都会骑着马巡视, 每年秋天皇帝的到访都让寺门开启。 孩子们不认识那个威严的皇帝,还问皇帝来了多久。 3. 关键词注释: - “万骑时巡九月回”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题时,要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玉佩珊”,形容赵承旨的墨竹,如同佩带在身上一样。“至元朝士今谁在?”,意思是至今还有人能写诗作画吗?诗人用反问的形式表明自己的态度,即认为当今没有像自己这样的画家了。 【答案】 阊阖风来玉佩珊,洞庭秋入泪痕斑。 至元朝士今谁在? 翰墨风流满世间。 赏析:
【注释】 玉山书画楼: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为南宋画家赵孟頫之宅。 倚高楼:倚靠在高楼上。 玉管:指笙。声中桂子秋:笙声中飘荡着桂花的幽香。 如此江山不归去:如此美好的江山,怎么舍得回去。 卧扁舟:躺在扁舟中。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书画楼口占,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感慨。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后两句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注释: 南山晓霁图:描绘南山在早晨的雨后,景色清新,阳光明媚。画舫笙歌日日来:描述画舫上的人们经常载歌载舞,生活富足快乐。第二桥边春水满:描述第二座桥边的春水已经涨满,形成一片湖泊。晓晴芳树散轻埃:描述清晨的天气晴朗,芳树上的露珠飘落下来,如同轻轻的灰尘。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首句“少年曾殢南山胜”,描绘了年轻时曾经陶醉于南山的美丽景色中;次句“画舫笙歌日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