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欲醉倚高楼,玉管声中桂子秋。
如此江山不归去,冷云风急卧扁舟。
【注释】
玉山书画楼: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为南宋画家赵孟頫之宅。
倚高楼:倚靠在高楼上。
玉管:指笙。声中桂子秋:笙声中飘荡着桂花的幽香。
如此江山不归去:如此美好的江山,怎么舍得回去。
卧扁舟:躺在扁舟中。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书画楼口占,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感慨。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后两句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红颜欲醉倚高楼,玉管声中桂子秋。
如此江山不归去,冷云风急卧扁舟。
【注释】
玉山书画楼: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为南宋画家赵孟頫之宅。
倚高楼:倚靠在高楼上。
玉管:指笙。声中桂子秋:笙声中飘荡着桂花的幽香。
如此江山不归去:如此美好的江山,怎么舍得回去。
卧扁舟:躺在扁舟中。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书画楼口占,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感慨。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后两句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阎立本的《阎立本秋岭归云图》。以下是诗句和译文: ``` 阎立本秋岭归云图,唐室阎公多雅度,政暇舒怀染豪素。 重叠青苍百丈山,参差绀碧无穷树。 白云一抹时往来,阴翳千林忘朝暮。 仙家寂寂野禽啼,板桥历历行人赴。 迢遥白水接荒村,萧瑟黄芦鸣古渡。 当年画手不乏人,谁似阎公能武步。 宣和宝爱什袭藏,御笔亲题尚如故。 屈指于今七百年,一失一得真有数。 清容先生欣购之,倒橐倾囊惬所慕。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黄庭坚的《题宋诚夫尚书垂纶亭》。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译文: 尚书曾隐居在江汉之间的山林,他在那里垂钓于苍茫的水波之上,享受着白日的宁静。 千山万水间桃叶飘香,如同春天的歌声;万顷芦花盛开,呈现出秋天的颜色。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东吴高士云西客,爱染长笺浅深墨。 - 注释:“东吴”指的是中国东吴地区,这里可能指一个有才学的文人或艺术家。“云西”可能是指他来自西方的某地,也可能指一种意境深远的艺术风格。“长笺”通常指书信或者画卷,这里指画卷。“浅深墨”指的是用不同深浅的墨水描绘出画面的不同层次。 - 赏析:诗人通过描述一位来自东方的文人对西方艺术的热爱和赞赏,表达了他对艺术创作的深厚情感和独特眼光
诗句注释: 1. 人生功名如掣电:比喻人生功名的取得就像闪电一样迅速和短暂。 2. 独有君家吾所羡:我只有羡慕你的家庭,因为你的家庭在我心中有着特殊的位置。 3. 弟兄玉立总成名:你的兄弟们都各自取得了成就。 4. 堂上慈亲尚强健:尽管你家中长辈(即父亲)身体可能并不太健康。 5. 伯兄日日报平反:指的是伯兄每天都能为家庭解决一些麻烦事(可能是工作上的),使得家庭环境变得和谐。 6.
题危太朴集八大家 诸君挥染映空碧,十日一水五日石。 春山秋树绿更红,板桥野屋横且直。 烟云蓊郁风雨交,夏木重重气犹湿。 山花若笑山鸟鸣,五马骁腾仅盈帙。 注释: 诸君挥染映空碧,十日一水五日石。 这里的“诸君”指的是画家们,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挥洒着墨水,使得画面上呈现出明亮的色彩;而“映空碧”则形容画面中的天空被五彩斑斓的颜料所映照,如同碧玉般晶莹剔透。接着,诗中提到“十日一水五日石”
诗句输出: 日绕群龙法驾来。 译文: 太阳环绕着群龙的法驾缓缓升起。 注释: - 云飘五凤层楼矗:描述天空中五座凤凰形状的楼阁巍峨耸立,如同漂浮在云端。 - 鸳序久陪苍水使:形容鸳鸯经常陪伴着一位名叫苍水的使者。 - 凤池曾赋紫薇郎:暗示曾在皇帝的宫廷中担任过凤池(皇宫内池塘)的官员。 赏析: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典故,展现了杜甫对家乡成都的深情怀念
这是一首描写黄荃蜀江秋景的诗。 第一句“蜀江昨夜雨初歇,两岸青山净如拭”,描述了蜀江在昨夜的雨后,水位刚刚回落,两岸的青山显得格外明亮和干净。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色,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第二句“疏柯历历间青红,古渡何人相向立”,继续描绘蜀江的景象,提到岸边的柳树虽然有些稀疏,但依然能够看到绿色的树叶和红色的花,而古渡口有一位人来人往,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诗句翻译: 题黄子久为徐元度卷 一峰老人(指画家黄公望)酷爱山水,他用八尺长的白绢画出了秋天的景色。 顿使窗头开翠微,复令箧里流丹碧(他的作品使窗外的青山更显秀丽,又使箱子里的颜料流成红色的碧玉)。 翩翩逸兴殊未已,更拨苔文青可指(他的笔触飘逸豪放,兴致未尽,又用手指在纸上点出苔藓的绿色)。 摆脱骊黄见神骏,洗尽铅华出西子(他的作品摆脱了传统的束缚,展现出超凡脱俗的美,就像西施一样美丽)。
诗句释义与赏析: - 夜雨推篷写松石,焚香何处独题诗。 - 夜雨推篷写松石:在夜晚的雨声中,推开船篷,让水汽在松树和石头上凝结成霜,形成一幅清新而又宁静的画面。这既是一种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隐含了诗人在风雨中寻找心灵的寄托,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 焚香何处独题诗:在这样一个寂静的环境中,点燃香料,静静地思考,独自写下心中的诗句。这可能表达了诗人对于孤独和沉思的思考
王晋卿的《万壑秋云图》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的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千山回合平原少,云去云来忘昏晓。】 注释:群山环绕着的平原显得更加稀少,云雾缭绕,仿佛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让人忘记了白昼和黑夜。 2. 【绝涧奔飞万壑雷,丹枫萧瑟一林鸟。】 注释:瀑布从陡峭的山涧飞泻而下,形成了震耳欲聋的雷声;枫树在秋风中摇曳,发出凄厉的声音,整个树林中只有鸟儿的鸣叫声。 3.
【注释】 物华生意隔湘帘:湘帘,指湖南的帘子。物华,即景物。 睡起残妆思更酣:醒来之后,梳妆打扮尚未结束,依然沉浸在醉意之中。 微笑竟穿花畔去:微笑着穿过了盛开的花丛。竞,竟然,副词。 背人低语折宜男:在背对人的旁边低声说话,并折了一枝宜男草送给她。宜男草,又称忘忧草,传说有忘忧的作用。 【赏析】 这首闺情词是写女子思念远行丈夫的。首句写女子起床后,看到窗外美丽的景色,感到心情舒畅
阶前萱草可忘忧,意指庭院前的萱草可以让人忘却忧愁。底事王孙尚远游,为何王孙(指远方的游子)还要远游?可能是因为他希望借此忘却忧愁。却笑去年新种竹,锦䙀已露竹根头。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去年种植竹子的回忆,而竹子现在已经长出了花苞,预示着即将开花。 柯九思的《闺中词写寄三首其三》是一首表达游子思乡之情的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游子的孤独和无助。诗中的“阶前萱草”和“王孙远游”等意象
【注释】 仙家:指隐居的人。溪行:泛指在溪水旁行走。谷口:山间的小路。日未斜:太阳还未落山。借问:询问。青松望极:遥望青松,意指思念远方的亲人或友人。桃花:此处代指女子。 【赏析】 《寄玉山隐者》,是一首托物寄怀的小诗,写诗人在溪边行走,遇见一位隐士,两人交谈,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隐者的敬仰和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充满了浓郁的田园风光和隐士情怀。 首句“溪行何处是仙家”
偶成三绝写上就□匡庐山人 □华云影漾中郊,光曜纷纭动翠旓。 玉笛夜吹山石裂,有人骑鹤过三茅。 注释: 偶成三绝:偶然写的三首诗。 □匡庐山:在江西九江市境内,因周匡庐而得名。 漾:水波荡漾。 光曜:日光、月光。 纷纭:错杂的样子。 翠旓:指青松。 玉笛:用玉石制成的乐器。 骑鹤:传说中有仙人骑着白鹤飞升而去。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一首七言诗,作于宋英宗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春天
【注】匡庐:庐山的别称,在江西。 偶成三绝写上就□匡庐山人 偶成三绝:偶然写成的三首诗。匡庐山人:指作者。 放日轻霞破晓阴,北窗徙倚听龙吟。 放日轻霞:形容旭日初升,阳光灿烂。轻霞:淡红的云彩。破晓阴:冲破晨雾。徒倚:徘徊,站立。 北窗:背对南窗。移倚:徘徊。龙吟:龙吟之声。 光摇翡翠蓬山远,浪拥玻瓈贝阙深。 翡翠:翠绿色的鸟名,这里代指青山。蓬山:蓬莱仙山,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光摇:阳光照耀
【注释】 偶成三绝:即“偶成”三首,共三首小诗。写上就□匡庐山人:意思是把这三首诗送给了匡庐山人。 养得驯:养得好,很驯服。 碧梧露下覆清晨:用碧梧来比喻自己(作者),说自己在露水覆盖的清晨,被一只鸟(碧梧)轻轻盖着。 纱窗忽见秋如许:忽然看到窗户上的纱帘,仿佛秋天已经到来。 蛾眉:女子的眉形弯曲如月,故称蛾眉。这里指女子。 人:这里指匡庐山中的隐士。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匡庐时的三首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