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九思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汲水立银床 - 汲水:指从井水中汲取水。 - 立银床:站在银色的床榻上,形容其奢华和美丽。 2. 照见红妆影 - 红妆:红色妆容。 - 影:影子,这里指美人的影子。 3. 王孙殊未归 - 王孙:古代贵族子弟。 - 殊未归:特别没有回来,表达了对主人翁的深深相思。 4. 宝钏霜花冷 - 宝钏:珍贵的手镯。 - 霜花:比喻时间流逝或物事变旧的美。 5.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全篇紧扣“菊”字。前四句为第一层,写上马所见之景:眼昏身笨,上马怕风沙,只好扶着藜杖,循篱观菊。后两句为第二层,写诗人观菊之情。 【答案】 译文: 眼睛模糊身子笨拙,上马害怕风沙吹袭。 只能扶着藜杖绕着篱笆看菊花。 赏析: 这首诗的首句“眼昏身手钝,上马怕风沙”是全诗的关键所在。“手”与“目”,“上马”即登高,都与“菊”字相关。眼花、身手迟钝而登高望菊
{"1. 第一句"杨花满堤春已暮",描述了杨柳上的杨花飘满了整个堤岸,春天已经走到了尽头。" 2. 第二句"况是都门送客时",描绘了诗人在都门(首都)送别客人的情景。这里,“都门”指的是首都,也暗示了离别的情绪。 3. 第三句"共陪鳷鹊方自慰",通过鳷鹊比喻朋友间的安慰和支持。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在送别之际的心情,既有不舍也有安慰。 4. 第四句"远乘骢马令人思",诗人骑着骢马(一种骏马)远离家乡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分析,如本诗“雨歇”“春山”“菰蒲”等意象,以及整首诗的情感基调,然后结合作者的思想、地位、创作风格等方面去分析即可。 【答案】 注释: ①《题王晋卿钓鱼图》是一首咏物诗。②晋卿:王晋卿,即王希逸,北宋画家、词人。③雨歇:雨停天晴,天气转晴。④见春山:看到春色盎然的青山
【注释】 ①顾长卿:三国魏诗人嵇康,字延陵。有《赠兄秀才入军行》诗云:“春冰满塘生,池水复何许。” ②姚子章:即姚察,梁武帝时为尚书右仆射,善属文。 ③卷帘:指女子掩上窗帘,意谓美人不欲露面。 ④应:应当;笑:指美人含笑。 ⑤记得:犹言记得,记得当年的情景。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为他的哥哥作的《梅竹图》而写的题咏。此诗首句“晴雪禁梅蕊”点出梅枝上积雪,正是春天里的景象
【注释】 江南:泛指江南地区。拨镫法:用脚踩着马镫。这里形容走路的样子。寂寞冷:孤独寂寞。天涯:天边的尽头,比喻遥远的地方。阿谁:何人。春雨后:即“春雨过后”。貌得翠蛾眉:即“得翠蛾之眉”,形容女子眉毛的颜色像春天的绿竹一样青翠。 【译文】 江南地区的人走路时习惯用脚踏着马镫,显得非常孤独寂寞。 不知是谁在春雨之后,能画出像翠绿蛾眉一样的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江南女子的一种赞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送程鹏翼赴山东运司经历》。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齐人富国书犹在,煮海为盐属县官」: - 这句诗的意思是“齐国人因为国家富强而留下了丰富的书籍,煮海水来制作食盐,这些都是地方官的职责”。 - "齐"指的是古代齐国,以富强著称。 - "书犹在"表示尽管齐国强大,但书籍依然流传。 - "煮海"是一种古老的制盐技术,通过蒸发海水来获得盐。 -
这首诗的意境和主题是描述一位画家在画竹石时的所感所想,通过诗句来表达出他对绘画过程中的感受。 第一句“题苏叔党画竹石”中的“苏叔党”应该是作者的朋友或者老师,因为在这里没有明确指出是谁画的画,但可以推测这是一首赞美画作的诗。 第二句“别墅促煎茶”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别墅里主人正在煎茶品茗,环境优雅宁静。这一句也暗示了画家在创作时的环境氛围。 第三句“溪边路不赊”则是在描绘画家所处的位置
注释:四月,指春季的4月。新笋,初生的竹笋。萱草,即忘忧草,萱花。 译文: 四月,春笋刚刚长出,五月,忘忧草开始开放。 太阳高悬,庭院显得宁静,我独自漫步在青苔上。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小诗。诗人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四月和五月的景象。四月,春笋刚刚长出;五月,忘忧草开始开放。这些景物都是大自然的产物,它们的生长与变化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诗人通过描绘太阳高悬、庭院宁静的画面
【注释】 生意:指墨竹的生命力旺盛。满孤根:形容竹子生长茂盛,根须丰满。 雷雨夕:指雷电交加的天气。 化作老龙孙:指墨竹在风雨中经受磨难,最终成为老树的后代。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墨竹的描绘,赞美了墨竹顽强的生命力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生意满孤根”一句,写墨竹生机勃勃、茁壮成长;而“香凝粉节痕”,则是对墨竹清香飘逸的形象化描写;两句一前一后,既写出墨竹生长的环境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