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杰
注释:在兵前创立新的教条和规矩,如同玉雪一般清白。揭起先牌上的“一廉”字,整个大地都为之回春。 赏析:这首诗是贾鹿泉的《十首小诗代行》,其中第四首以“揭起先牌”为切入点,通过对“一廉”字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清廉品质的赞美。诗中的“玉雪身”形容人物清正廉洁,如同玉一样洁白,如同雪花一样纯净。“十州草木亦回春”则表达了清廉之风能够带动整个地区的风气转变,使万物复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淮南听雨歌 前檐看雨如银竹,后檐听雨如泻瀑。 九衢对面起波涛,昨日黄埃一丈高。 书生生无快意事,天公覆手为办此。 邂逅一惬吾已多,千家万家丰年歌。 三更不寐凉如水,清愁宛转秋风起。 壮士天河更洗兵,皇威海岱一时清。 幅巾归去江南好,长卧东皋听雨声。 注释: 1. 前檐看雨如银竹,后檐听雨如泻瀑。 - “前檐”和“后檐”指的是房屋的前面和后面两个方向。这里形容下雨时,声音从不同的角度传来
读书三首 其三 汝以为多学,吾犹及阙文。 忧端已秦誓,糟粕尚三坟。 注释: - 你:指我;汝:你;以为:认为;多学:学习;犹:还;及:达到;阙文:古代典籍中因文字残缺而省略的部分,此处指《尚书》中的部分内容;秦誓:指《尚书·秦誓》,是周公旦所作;糟粕:指糟粕之语,即无用之言;尚:仍然;三坟:《尚书大传》载:“太史公曰:《三墳》者,言黄帝、颛顼、帝喾之书也。” 赏析:
注释:贾鹿泉多次邀请我创作一首诗,代替他出使。我答应他写了十首小诗。 河洛声名莽旧墟,百年消息孕真儒。 南方只道足文史,今见北方行秘书。 译文:黄河和洛河的名声就像荒废的古墟地,百年的消息孕育着真正的儒生。 南方人只知道写文章和研究历史,现在见到北方的行秘书(即行省长官)才真正理解儒者的学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以下是逐句释义及注释: - 雪禁体(首联) 南风导前北风续,仁气潜随杀机伏。 初疑惨淡八表昏,忽变光明大千足。 上天之载德如毛,帝力不知封比屋。 垢污过眼俱衣被,枯朽何心亦膏沐。 调治竹君折节下,表显梅兄受命独。 于至严凝见温厚,有大包容分类族。 译文: 南风引导北风持续,仁气暗藏杀机潜伏。 起初怀疑天地一片昏暗,突然变为光明万丈。 上天的恩德如同细毛
注释: 1. 画前:在画的前面。逃弧,指逃避税赋。马,泛指百姓。 2. 井法:指井田制下的赋税制度。赋役,税收和劳役。 3. 圣人:指古代的圣明君主,这里指代君王。本仁民,意为以仁爱之心为民众着想。 4. 何意:为何?重利:重视财利。跖,古代传说中的盗跖,即盗跖,以盗贼自居的人,这里指代贪婪之徒。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的诗
注释:读书三首 其二 书初说包贡,礼有献民虏。 末流尚忍闻,作俑叫千古。 译文:起初书籍中就记载着包贡的事情,礼制中有贡献给异族俘虏的条款,但后来却发展到连末流的君王都忍受不了,做出令人发指的事情。 赏析:诗人用“读书三首”为题,借古讽今,抒发了对当时政治黑暗的不满和对人民的同情。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二首,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人开篇就点明了主题
尤物 隋珠和璧一斧碎,尤物在镕堪万古。 王阳巾㡚卷握多,顾家之穴董家坞。 天生五材贵民用,饥不可糜寒不缕。 愿天一拔好爱本,与世潜消祸乱祖。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全诗以“尤物”为题,通过赞美一种美好的事物,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隋珠和璧一斧碎”,用比喻的手法,形容隋珠和璧被一把锋利的斧头打碎的情景。这两句诗既写出了事物的美丽,又暗示了事物的脆弱和易损。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的一首咏菊诗。全诗如下: 1. 碧玉琢干如拇大,黄金缕花三万个。 碧玉般的菊花枝干粗壮有力,如同拇指般粗大;花朵金黄色,密集地排列着,数量多达三万个。 2. 下如弗胜下如帱,疾风过前不少挠。 菊花在狂风中依然屹立不倒,如同帷幔一般稳固。即使狂风呼啸而过,也无法吹落它们。 3. 园丁结束无馀枝,诗翁打量四十围。 菊花已经盛开到尽头,不再有多余的枝条
【注释】 金谷:洛阳东面的一个著名风景区,是当时文人墨客游赏之地。 傅翼:翅膀。比喻才能高超的人。 御卿无权挽无力:指没有实权。御卿,古代的一种官职,掌管宫廷礼仪。 可人:可爱。 辟(pì):通“僻”,偏僻的地方。 繁九千蹠(zhí):走九千里路。蹠,脚迹。 【赏析】 共四句,每句五言,中间两字虚词。前两句写诗人自己脱下旧衣服穿上新衣,力能除蛟并白额,比喻有才能、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