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昙
后汉门献帝 只为曹侯数贵人,普天黔首尽黄巾。 汉灵早听侍中谏,安得献生称不辰。 注释: 只为曹侯数贵人:意为因为曹操(曹侯)的缘故,导致天下的百姓都成了黄巾军的敌人。 普天黔首尽黄巾:意味着天下的百姓,无一幸免于黄巾之乱的战祸。 汉灵早听侍中谏:汉灵帝(刘宏)年轻时就听取了侍从官员的建议,可惜未能及时制止这场灾难。 安得献生称不辰:怎么还能让这位献帝继续在位,成为国家不幸的象征呢? 赏析:
子封侯岂所宜,能高德义必无为。 当时若缚还彭氏,率土何忧不自归。 诗句翻译与注释: - 子封侯岂所宜:表达了对某人被封为侯的质疑,认为这并不适宜,因为此人更应专注于高尚的德行和仁爱。 - 能高德义必无为:强调了一个人如果拥有高尚的品德和仁爱之心,那么他必然不会有所作为,即不会去追求名利。 - 当时若缚还彭氏:暗示如果某人在那时被捉住并带回彭氏(可能是某个具体的地点或象征)
【注释】 后汉:东汉,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的一个王朝。 门灵帝:指汉灵帝刘宏,东汉末年皇帝。 榜悬金价鬻官荣:指汉代卖官鬻爵之风盛行。 公瑾:周瑜(175-210)字公瑾,三国时吴国名将。 孔明:诸葛亮(181-234)字孔明,蜀汉丞相。 安知高卧遇雄英:意思是说诸葛亮隐居在隆中,遇到曹操的雄才大略。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对东汉末年卖官鬻爵之弊而发牢骚之作。首联直截了当地指出:东汉末年
鱼悬洁白振清风 禄散亲宾岁自穷 单席寒厅惭使者 葛衣何以至三公 注释: - 鱼悬挂在清澈的水中,随风飘动,发出清新的气息。 - 官位显赫的人,他们得到的俸禄会分散给亲朋好友,使得自己一年到头都过得非常贫困。 - 在简陋的客厅里,独自坐在一张小椅子上,感到羞愧和惭愧,因为作为使节的身份,无法得到足够的尊敬和重视。 - 穿着一件普通的葛布衣服,怎么能够到达三公这样的高位呢? 赏析:
【注】: 后汉门马后: 指的是东汉时期名将马援的妻室阴氏,她生有儿子马防、马济。 粗衣闲寂阅群书,荐达嫔妃广帝居: 意思是阴氏虽然生活简朴,但喜欢看书,并把这些书籍推荐给后宫的嫔妃们一起阅读,以此来扩大皇帝的视野。 再实伤根嫌贵宠,惠慈劳悴育皇储: 意思是阴氏虽然受到皇帝的宠爱,但她并不因此而骄傲自满,反而更加勤劳地工作,培养皇帝的儿子们成长。 赏析: 这首诗主要赞美了阴氏的贤良淑德和高尚品质
【解析】 本诗的作者是李东阳,他是明朝中期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官至礼部尚书。此诗是作者在朝中为官时所写。 其一,首句点明“明帝”即汉明帝,是东汉时期的皇帝。“朝臣咸佞孰知非”,这句的意思是说:当朝大臣们全都奉承讨好,谁能知道他们不是真心实意的呢? 其二,“张佚公忠语独奇”,意为:像张佚那样忠诚直言的人,实在是少有。张佚,字子重,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东汉初年名将。 其三
诗句:能嫌跋扈斩梁王,宁便荣枯信段张。 译文:不能容忍跋扈的行为,就果断地斩杀了梁王;宁愿选择荣辱相随,也相信段、张的忠诚。 注释:跋扈 - 这里指行为粗暴,不顾及他人的感受。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政治权力和忠诚的看法。他认为,在面对问题时,应该果断地做出决策,而不是犹豫不决。这种果断的态度,体现了他对于政治局势的敏锐洞察力和对于忠诚的坚定信念。同时,他也意识到,即使做出了正确的决策
这首诗的注释是: 乱兵如猬走王师,社稷颠危孰为持。 夜逐萤光寻道路,汉家天子步归时。 注释1:乱兵如猬,形容军队混乱像刺猬一样,这里指叛军。王师,指朝廷的军队。 注释2:社稷,指国家。颠危,意思是国家已经非常危险了。 注释3:孰为持,意思是谁能支撑。 注释4:夜逐萤光,意思是在黑夜里追逐萤火虫来寻找路。 注释5:汉家天子,指的是汉朝的皇帝。步归,走路回家的意思。 赏析:
【注释】 前汉门:指汉朝。樊崇,字长卿,东汉南阳新野人,王莽时为大司徒。徐宣,字孟阳,西汉人,王莽时为太中大夫。庸中佼佼铁铮铮:指他们为人正直刚强。百万长驱入帝京:指樊崇、徐宣率军百万之大军直捣京城,平定了王莽的篡位。首事纵隳三善在:指他们首先废除王莽的暴政,恢复了国家的法制和秩序。归仁何虑不全生:指他们恢复法制后,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不用担心再遭战乱之苦。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
【解析】 “成败非儒孰可量,儒生何指指萧王。萧王得众能宽裕,吴汉归来帝业昌”是全诗的最后两句,作者借古论今,以萧何和吴汉为证,表明自己对光武中兴的称颂之情。 【答案】 ①后汉:指东汉王朝。②成败:指西汉末年的农民战争,即王莽篡汉,刘秀起兵反对王莽建立新朝的事件。③儒生:汉代的读书人。④指:点拨,暗示。⑤萧王:指汉高祖刘邦。⑥吴汉:东汉初年名将,曾为光武帝立下赫赫战功。⑦帝业:指帝王的基业、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