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昙
前汉门又吟 铜马朱眉满四方,总缘居摄乱天常。 因君多少布衣士,不是公卿即帝王。 注释版译文: 《前汉门又吟》是一首古诗,其内容如下: - 首句“铜马朱眉满四方”,描述了汉朝的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战火纷飞,铜马和朱眉成为了乱世的象征。 - 次句“总缘居摄乱天常”,表达了作者对汉朝末年政治混乱的感慨,认为居摄时期是导致天下大乱的根本原因。 - 第三句“因君多少布衣士”
【注释】 1. 前汉:汉朝,这里指西汉。门毛延寿:汉代宫廷画工。 2. 不拔金钗赂(yì)汉臣:用金钗贿赂了汉朝的大臣。 3. 徒嗟玉艳委胡尘:徒然感叹玉色美女被匈奴人掠走。 4. 能知货贿移妍丑:知道财物和贿赂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美丑。 5. 岂独丹青画美人:难道只有画家才能画出美丽的人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作者借古喻今,对当时一些趋炎附势,以权谋为手段
【注】 1. 《论语·颜渊》: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君子团结而不拉帮结派,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 2. 《左传·隐公元年》:外之既不虞(yú)内之又不备。 译文:外部的敌人还没有防备,内部的又没有准备。 3. 《庄子》:庖丁解牛: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译文:开始我解剖牛的时候,所看到的只有牛本身;过三年之后
诗句原文: 权归诸吕牝鸡鸣,殷鉴昭然讵可轻。 新室不因崇外戚,水中安敢寄生营。 注释: - 权归诸吕:权力归于吕氏家族。 - 牝鸡鸣:母鸡报晓,这里比喻女性专权。 - 殷鉴昭然:像镜子一样清晰可见的教训。 - 讵可轻:怎么能轻视。 - 新室:王莽建立的新朝。 - 不因:不依靠。 - 安敢:怎么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王莽专权和外戚干预政治的批评
注释: - 前汉门刘圣公:指西汉时期的刘玄,他是汉哀帝的侄子。 - 不纳良谋刘演言:意即不接受刘演的建议。 - 胡为衔璧向崇宣:意即为什么要拿着玉璧去朝见刘玄?这里用“衔壁”比喻献玉璧以求封官。 - 伤哉乱帝途穷处:意为可惜的是皇帝的道路走到了绝路。 - 何必当时谮福先:意即在当时为什么要诽谤别人以求先得福报? 译文 刘玄(前汉门刘圣公)不听良谋建议,却拿着玉璧去朝见刘秀。
【注释】 前汉门平津侯:指西汉时期的门下侍郎、丞相司直平津侯韩安国。 儒素逢时得自媒,忽从徒步列公台:儒者与素行之人遇到好时机而得到推荐。“得自媒”即得到了推荐。“忽从”突然之间。“徒步”步行。列公台,登高台上,比喻高官显位。 北辰如不延吾辈,东阁何由逐汝开:北辰即北极星。古代传说北斗星能决定人间的祸福吉凶,故以之喻帝王。“延”,延引、招引之意。“东阁”,即尚书省。“逐汝开”,指驱逐你,让你出去
【注释】 前句:前汉门僭号公孙述,即前汉(西汉)时公孙述在四川称帝。僭,超越本位,指自立为王。 剑蜀金汤孰敢争,子阳才业匪雄英;宝剑般的蜀地,像金汤一样的成都城,谁还敢和它争夺,子阳(公孙述)的才能、业绩不比任何英雄差! 方知在德不在险,危栈何曾阻汉兵:这才懂得是品德重要,不是地形艰险,危险的地方也阻挡不了汉军前进。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通过描写公孙述在四川称帝的情景
前汉门薛公 解析黥布称兵孰敢当,薛公三计为斟量 诗歌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1. 诗歌原文 黥布称兵孰敢当,薛公三计为斟量。 上中良策知非用,南取长沙是死乡。 2. 译文注释 黥布起事反抗前秦统治时,薛公提出三个计谋供考虑。 上中两个好的计策被认为不切实际,而南取长沙则是必亡之地。 《前汉门·薛公》是唐代诗人周昙的作品中之一。 黥布称兵孰敢当,薛公三计为斟量。 黥布起兵反抗前秦统治
前汉门夏贺良 汉代中微亦再昌,忠臣忧国冀修禳。 赤精符谶诚非妄,枉杀无辜夏贺良。 注释: - 前汉门夏贺良:指的是东汉末年名将马援的孙子,字季长,号孟舒,马防的儿子。他在建武年间为官,因直言敢谏而被处死。 - 汉代中微亦再昌:指汉朝中期虽然出现了一些中兴之主,但最终仍然走向衰败。 - 忠臣忧国冀修禳:指忠诚的大臣担忧国家的安危,希望能够通过祈祷等方式来消除灾祸。 - 赤精符谶诚非妄
【注释】 前汉:指西汉。门博陆侯:即西汉末年人董贤,曾任太子太傅、长乐宫卫尉、侍中、奉车光禄大夫,封阳乡侯。博陆:地名,在今河北省涿县西南。 栋梁:比喻支撑国家的重臣。徒自保坚贞:白白地保持自己的节操和清白。 毁穴:比喻小人的洞穴。难防雀鼠争:不容易防止小人们互相勾结,争夺权位。 不是主人知诈伪:如果做主的人不识别奸诈虚伪。如何柱石免欹倾:怎么能像坚固的柱子一样避免倾斜倒塌呢?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