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昙
注释: 鬻拳:指战国时赵国人李牧。 强谏:尽力规劝。 惧威刑:因畏惧刑罚而不敢直言。 退省怀惭:退朝后感到惭愧。 双刖:双足被砍去一半,形容极端的痛楚和屈辱。 行:行走。 惟君适足见忠诚:意思是只有您的行动才能证明您的忠诚。 赏析: 这首诗是李牧为赵国国君写的一封上书,内容是他为了赵国的安全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表达了自己虽然遭受到严厉的惩罚,但还是坚定不移地为国家付出的决心
【注释】 春秋战国:指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门豫让:战国时期著名的刺客。 家臣:指门豫让为智伯赵襄子做事时的家臣。义莫俦:意即没有比得上的。莫俦,同“俦”,同类,同等。 漆身吞炭:形容极端痛苦。不能休:意谓痛到极点而难以忍受。 中行智伯:春秋时晋国大臣智伯瑶(字瑶之)。 国士终期国士酬:意谓国家危难之际,忠贞耿直之士终将得到国家的报答与厚待。 【赏析】 《豫让》是一篇记述豫让刺赵襄子
【注释】 冯欢:春秋时齐国人,字子高。战国时齐威王的宰相。主再兴:指齐威王再次振兴国家。辈流:同辈中的人。狐伏:比喻有才德但不得志之人。骄矜:傲慢自大。试君心:试探君主的意图。欲展能:希望显示自己的才能。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的大意是说,在春秋战国时期,门冯欢不是无能之辈,他曾经辅佐齐威王振兴了国家,现在要试探一下君主是否能够信任他,并让他施展才华。 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押平声韵
注释: 1. 百步穿杨箭不移:百步之外射箭,箭矢如初。形容技艺高超。 2. 养由基:春秋时期楚国著名神射手,以射技高超著称。 3. 弘规:宏伟的规矩。指高尚的品德和行为规范。 4. 身隆业著未知退:自身地位崇高,事业显著,但不知道何时该退隐。 5. 勿遣功名一旦隳:不要使功名事业一朝毁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古代神射手养由基的诗歌。诗人通过描述养由基的神箭手技能以及他的高尚品格
诗句如下: 杯羹忍啜得非忠,巧佞胡为惑主聪。 盈箧谤书能寝默,中山不是乐羊功。 注释:杯羹是古代的餐具,忍啜是指忍受痛苦,非忠指不忠诚,巧佞是善于阿谀逢迎的人,胡为表示为什么这样做,惑主聪指的是迷惑了君主的智慧,盈箧是装满书柜的意思,谤书指的是批评或指责的书籍,寝默指的是沉默不语,中山不是乐羊功指中山国的胜利并非乐羊之功。 赏析: 这首诗通过讲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典故
春秋战国门虞卿 割地求和国必危,安知坚守绝来思。 年年来伐年年割,割尽邯郸何所之。 注释与赏析 - 诗句原文:春秋战国门虞卿 割地求和国必危,安知坚守绝来思。 年年来伐年年割,割尽邯郸何所之。 - 翻译与注释:割让土地以求得和平,必将使国家陷入危险之中(割地求和),又怎能知晓只有坚定不移地坚守国土才能阻止敌人的野心(坚守绝来思)? 每年年复一年地发动战争,不断地割地(年年来伐年年割)
【注释】 春秋战国:指中国历史上春秋和战国时期,大约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门田文:战国时期齐国人,与邹衍、淳于髡同辈,以辩才著名。“下客”指门下的食客、门客;“常才”指门下的普通才能的人;“谁为”意为“谁能够”;“狗盗”指小偷;“脱强秦”意为摆脱强大的秦国;“鸡鸣出”指鸡叫时出来;“临淄”是齐国的别称,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土偶人”指木偶戏中的演员。 【赏析】
春秋战国时期,门下有三千个士人,各自矜持自负。 田文不厌恨无能客,因为三窟全身,确实有凭借。 注释:春秋战国时期,指中国历史上从公元前770年(西周共和元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期。门下:指官署或门第。三千:指三千门客。矜:自负。剑客:指武士、侠士。田文:战国时齐威王的大臣,以养士著称。无能客:无能的人。三窟:比喻三条退路。全身:保全生命。果:果然。 赏析
春秋战国时期卞和献玉的故事 卞和的璞玉,在楚国被砍为两片。 谁能迷惑他的目光?他的璞真值一千万。 自那时起人们只喜欢听别人的奉承话, 而不懂得辨别是非曲直
春秋战国门·郭开 秦袭邯郸岁月深,何人沾赠郭开金。 廉颇还国李牧在,安得赵王为尔擒。 注释与赏析: - 秦袭邯郸岁月深:秦国为了攻打赵国,长时间地攻击邯郸。 - 何人沾赠郭开金:是谁给郭开贿赂了黄金。 - 廉颇还国李牧在:廉颇回到了自己的国家继续守卫赵国,而李牧还在继续战斗。 - 安得赵王为尔擒:怎样才能俘获赵王。 这首诗通过描述秦国的军事行动和对赵国的影响,以及赵国内部将领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