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
《水明烟碧万条丝,短岸斜风晚更吹。红面小奴牵白马,为谁来系断肠枝。 诗句赏析: “水明烟碧万条丝,短岸斜风晚更吹。” 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面。水面如镜,烟雾缭绕,岸边的杨柳轻拂着微风,在夕阳的照射下显得更加柔美。这里的“水明”形容水面如镜般清晰,“烟碧”则形容四周被薄雾环绕,景色朦胧又神秘。整句诗通过色彩、光影和动态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
【注释】 天光低:天色昏暗,光线微弱。碧暮寒浮:傍晚时分,天色昏暗,水色显得更加寒冷。 纡青:山峦曲折。晚入楼:夕阳西下时进入楼中,即指在上竺寺中。 上竺:地名,位于浙江天目山北麓,为佛教名山。清秋:深秋时节。过:经过。上竺寺:位于浙江省天目山北麓的古寺,是佛教名刹。 湖头:指西湖。明月满湖头:月亮高悬在湖面之上。 【赏析】 诗人在这首诗里描绘了一幅幽深静谧的山水画
城市看春总未真,纵无车马亦红尘。 醉翁独有闲风味,管领东园树底春。 注释:在城市的喧嚣中,春天似乎总是带着一丝不真实的感觉。即使没有车马的陪伴,我也能感受到那片繁华背后的尘埃。只有我才能品味到那份悠闲的韵味,仿佛拥有了对这春日万物的主宰权。 赏析: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城市中的春天。诗人通过对“红尘”的描绘,展现了城市中人们忙碌的生活状态。然而,在这繁忙之中
次韵答苏延平 百五又当寒食边,黄风浊浪滞归船。 去年细雨梨花外,记得江南中酒眠。 注释 1. 百五:指农历的五月十五日,是清明节前的一个特定日子,通常与寒食节相连,民间有扫墓祭祖的习惯。 2. 黄风:指的是秋天的风,带有黄色,通常在此时天气渐冷,水汽凝结成雾,能见度降低,带来不稳定的气象条件。 3. 浊浪:浑浊的波浪,形容水流湍急,常用于描写江河、湖海等水域的壮观景象。 4. 梨花
诗名:《次韵王袁州》 独抱余酲似病眠,急呼三百旧青钱。绿杨影里萧萧雨,望断同时载酒船。 注释与赏析 注释 - 独抱余酲:独自感受着饮酒后的不适感。 - 似病眠:形容因酒后感到身体不适而难以成眠。 - 急呼三百:急忙召唤那些过去经常一起喝酒的朋友。 - 三百旧青钱:指过去共同饮酒时使用的铜钱。 - 绿杨影里:绿杨树的树影斑驳中。 - 萧萧雨:细雨纷纷落下的声音。 - 望断同时
未从花下醉清曛,忽忆东风动茜裙。 已按公诗知节候,来年相访在春分。 注释:我还没有沉醉于花香之中,忽然想起春天的风已经吹动着你的裙角。我已经按照你写的诗知道这个时节了,明年我们再来相聚吧
【题解】太子楼,旧址在今河南洛阳东北。此为唐玄宗开元年间诗人王维所撰《酬郭少府》诗中的一首,题为“答郭少府”。 【注释】 叠石:堆积的山石。 峥嵘:高峻的样子。 残基草长阴狐啸,幽壑人希野磷明——残破的基石上草木生长,发出低低的叫声,深长的山谷中没有人烟,一片寂静,只有磷火在闪烁。 【译文】 堆砌的山石建成高楼云霄,高楼空有嶙峋怪石耸立。 残存的基石上长满了野草,发出低低的叫声
次韵阴佥宪梦游桃源 探索梦境深处,追寻仙境之秘 1. 尽说仙源隔片尘 - 描述仙界远离尘世喧嚣 - 暗示梦中世界与现实隔绝 - 表现对理想境地向往 2. 谁知枕上是通津 - 揭示梦中桥梁连接现实 - 暗示梦中世界可通往现实 - 表达梦中世界神奇魅力 3. 武陵太守无仙骨 - 描述太守缺乏神仙特质 - 体现梦中人物非仙非俗 - 反映现实与梦境差距 4. 只见桃花不见人 - 描绘梦中美景而无人存在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酒醉后的胡人骑士,在寒冷的夜晚,他倚靠在墙壁上入睡,但当他睁开眼时,却看到了一幅令人震撼的画面。画面中,一群胡马正呼啸而过,仿佛要从天边飞驰而来。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而感到惊恐,反而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所吸引。 “夜醉葡萄倚壁眠,眼中胡骑忽翩然。”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醉酒后的状态,以及他所看到的景象。夜深人静,诗人独自倚靠在墙壁上,享受着微醺带来的舒适感。突然之间
【注释】 千艘(zhōu):形容船只众多。石头城:古称金陵,即今江苏省南京市。猎猎(liè liè):旗帜迎风飘扬的样子。中使:宦官。传令急:紧急传达命令。江南十月进香橙:指皇帝派使者到江南进贡橙子。香:这里指贡品。 【赏析】 此为宫词。这首诗描写了船舰从江宁出发,向京城运送贡物的情景。诗中的“中使”指的是宫中的宦官,他们的职责之一是在朝廷中传递紧急消息